关于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913 日期:2025-04-23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交通事业、工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的剧增等,致创伤人数的日趋增加,颅脑损伤占全身外伤的第二位,颅脑损伤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具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因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二O一O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68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二O一O年一月至十二月,我科共收治68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脑震荡35例,脑挫伤12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血肿6例,脑干损伤12例,其中合并颅底骨折11例,颅骨骨折6例,头皮血肿5例,脑挫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头皮裂伤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36岁,男性51例,女性17例。入院时神志清醒30例,恍惚5例,嗜睡4例,昏睡8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13例,经治疗后治愈50例,好转12例,死亡6例。
  2 护理体会
  2.1 初步迅速判断病情:病人入院后,应立即协助医生迅速查体,测血压,脉搏,呼吸,确定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情况,四肢活动等,根据病情选择急救措施。
  2.2 保持呼吸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数合并呼吸道梗阻,多数患者并非死于发病,因呼吸道梗阻,窒息死于发病时。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发现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开放气道,迅速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呕吐物及凝血块等。解开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引起窒息,对舌后坠患者使用舌钳固定舌体,即时给予氧气吸入,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
  2.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据有关文献报道,颅脑损伤患者必须在伤后5分钟内给予救命性措施,伤后30分钟内给予医疗急救,则18-25%受害的生命可因此得到挽救。
所以必须在医生下达医嘱前迅速建立两条快速静脉通道,一条用于脱水剂的快速滴入,防止脑疝形成,另一条用于止血及纠正休克补液等。
  2.4 妥善处理伤口:头部血管丰富,头皮裂伤后出血凶猛,因此迅速止血防止休克非常重要。首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加压包扎,留有插入或折断的致伤物时切勿拔出,以免造成大出血。对外漏的脑组织周围可用消毒纱布卷保护。患者出现脑积液鼻漏、耳漏时禁止填堵,禁止健侧卧位。吸痰时严禁从鼻腔吸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颅内感染。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未稍血管充盈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①对清醒患者在思想上要给予足够重视,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感,避免精神刺激,严密观察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及血压变化情况。警惕高颅压的产生及意识障碍的发生。②对昏迷患者要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尽快输入脱水剂,防止脑疝发生。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休征瞳孔及意识状态15-30分钟一次。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昏迷是意识障碍中最严重的阶段,从病人的烦躁不安、嗜睡、恍惚、浅昏迷、深昏迷的演变可预示病情的变化。瞳孔的变化可直接反映颅内损伤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如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为颅脑损伤临终前征兆;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伴昏迷提示脑干损伤;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脑疝形成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详细作好记录,同时备齐各种抢救所需。
  2.6 合并症的护理:合并高颅压时尽快输入脱水剂,防止脑疝形成,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合并高热时需分析病因,对症处理,早期高热是由于颅压增高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而后期高热主要是合并感染如肺炎等引起,持续高热可增加脑组织的耗氧量,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根据病情特点可采用:冰袋、冰帽降温;或遵医嘱应用退烧药物或补液,同时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合并大小便失禁时及时给予导尿术,增加体位变化次数及定时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等,预防褥疮尿路感染等。
  总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若观察救治不及时可降低抢救成功率,因此密切观察意识的动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的供给,密切观察有无高颅压症状的出现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