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629 日期:2025-04-2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也有很大的提高,合理的安排饮食,已成为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最好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了1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7例,占62.27%。有的病人还合并有不同的并发症:36例多血症,25例冠心病,15例脑梗死,6例糖尿病,6例心肌梗死,3例肾病,4例痛风,2例贫血,1例甲亢等。有的患者住院3~5次,有的是以并发症住院,有的是因体检发现血压异常住院确诊。住院天数在8~90天。
  1.2 临床表现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在50~60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②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h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大。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每日至少常规测量2次血压。③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多见于体位突然发生变化以后,血压突然下降,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④晨峰高血压现象:老年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⑤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2 护理
  2.1 生活护理 ①休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②饮食: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对新入我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只有撑握其病情、调查其原有的饮食规律、习惯、喜欢食用的饮食、老年人的个性,才能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饮食。蛋白质的摄入;脂肪的摄入;限制钠盐的摄入;维生素类。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不论在家庭或住院中,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合理调配饮食,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最好办法。
  2.2 休息 早期高血压患者可参加工作,但不要过度疲劳,坚持适当的锻炼,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要有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消除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伴有心、肾、脑病时应卧床休息。关心体贴患者,使其精神愉快,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心理护理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患者坚持长期的饮食、药物、运动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定期复查。
  2.4 病情观察护理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另外,在变换体位时也应动作缓慢,以免发生意外。有些降压药可引起水钠潴留。因此,需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2.5 对症护理 当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时,应让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减轻脑水肿,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并进行血压、心电监测。患者有头晕、眼花、耳鸣时应卧床休息,活动时需有人陪伴,并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保持安静,必要时病床要加床护栏。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是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以及压抑常为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因此教会患者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关键。护士要鼓励患者保持豁达、开朗愉快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同时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避免引起患者情绪紧张、激动和悲哀等不良刺激。
参 考 文 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2] 平措扎西.高原地区高血压防治手册.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1.
[3] 范秀珍.内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19.
[4] 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