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管理质量,切实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根据工作实际,强化培训和宣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监测常规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做到管理规范化、真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 enhance quality of each work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hospit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work, it's feasibility 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and publicity,targeted prevention, routinization detection,standardized operation,and secure check.RESULTS:The management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has been standardizated,and actual lowere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CONCLUSION: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rom all-round aspects.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management monitoring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感染管理也是涉及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我院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5a来,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管控,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三级监控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培训,强化感染控制知识
感染管理委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级职责。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医技科室行使指导、检查、考评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2.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落实
2.1.1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医务工作者,人人都应重视消毒灭菌这个环节,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不能使用,配制和更换消毒液时要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1]。
2.1.2宣传教育、强化培训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医院内任何一个与患者接触的岗位,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不能疏忽,对分布在这些岗位的所有人员都应分层次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医院感染意识,提高责任心,全面掌握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控制措施等专业技术知识[2]。
2.2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感染联络员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增强了感染管理质量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知识技能。感染联络员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全院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感染事件制定了感染防止措施。
2.3新材料、新技术的管理特点,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反复研究,制定院内相应操作流程和规范,从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5]。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抓管理质量,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操作行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4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证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8]。多次举办手卫生讲座,同时应用大量宣传标识及图片在全院范围向职工、患者及陪护人员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所有洗手池水开关上方统一张贴正确洗手图片及流程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加强日常督导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切断医院感染的第一道传播途径[6]。
2.5培训实习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掌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求实习护士熟记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基础的消毒隔离知识[4],培训完毕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由专门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监督,再每周进行相关内容的考试。科室每周利用继续教育组织学习,了解感染新动态,新技术,并由外出学习人员组织专题讲座,传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不断提高。
2.6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导管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7],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2];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1]。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医院未发生感染爆发病例,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2.7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及时反馈信息
为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全院不同区域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估,不断持续改进。对因消毒、隔离不当造成卫生监测不合格者,扣其科室目标管理分,对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者,将扣除当事人目标责任奖、并对其病例质量降分。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全院各科并与奖金挂钩,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2.8合理使用抗生素
2.8.1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药剂科、医务部按照《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反馈,并及时指导整改。检验科对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7]。
2.8.2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9]。
2.9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物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废弃针头由特制容器盛放,盛放至容器内2/3处封盖,在容器外侧填写日期并称重,密封后交专人回收处置。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2];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1],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9]。结合本院实际,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医护人员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操作、无菌观念等,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重点专科如口腔科人员应重点培训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室人员应重点培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5];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对医院感染病例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院周会通报,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菌、病原学送检率等;检验科对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有力的防止医院感染。
5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括管理、监测和控制三个子系统。监测和控制是手段,管理是杠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安全[7]。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我院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与难点层层分析,积极探索预防、控制及持续改进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 2002: 1-2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S].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7-6.
[4]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5): 550-5.
[5]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6]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7]李书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8]同俏静,苏关关,袁玉华.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241-244.
[9]李元晖,陈解语,茹健,等.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55-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