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相如,关秋华,张光毅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热休克蛋白90 (HSP90)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HSP90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30 min后HSP90的表达开始增高,6 h达最高峰,持续升高至第3天,6 h后HSP90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可诱导海马CA1区HSP90的合成及表达增加,表明HSP90参与了脑缺血有关的病理及生理过程。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热休克蛋白90;海马CA1区
目前普遍认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90,HSP90)是一类应激保护性蛋白。有文献表明HSP90和相当数量的信号分子相互关联,并通过对底物蛋白的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HSP90属应激反应蛋白,而海马CA1区是大鼠脑缺血最敏感的区域,短暂性的脑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HSP90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内的表达,是反映缺血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本实验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CA1区HSP90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雄性SD大鼠,250~300 g,清洁级,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anti-HSP90由Santa Cruz公司提供;二抗和标准牛血清白蛋白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制备 参照已建立的大鼠四动脉结扎模型[1],动物以20%水合氯醛( 300~3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电凝椎动脉。手术第2天动物分别在缺血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脑缺血/再灌注0 min、30 min、3 h、6 h、16 h、1 d、3 d组,每组5只;于清醒状态下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全脑缺血15 min,然后再灌注。缺血时保持大鼠直肠温度36.5~37.5℃,以体征表现判断缺血模型的可靠性。假手术组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1.2.2 样品制备 大鼠缺血15 min再灌注后,按照再灌注时间的不同,断头快速取脑,分离双侧海马,沿海马裂将CA1区分离出来,置液氮中冻存备用。以下操作均在冰水浴中进行:从液氮中取出海马CA1区加0.8 ml匀浆缓冲液,用Glas-Col匀浆器高速匀浆(10 s×12次),4℃下800 g离心15 min,移取上清液(主要为胞质部分),测蛋白后分装,置-80℃冰箱待用。
1.2.3 蛋白含量测定 按Lowry等[2]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
1.2.4 免疫印迹法 按Hu等[3]方法,等量蛋白样品经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后,以半干转法电转移至NC膜上。转移后的NC膜经3% BSA封闭后加入稀释好的一抗,4℃过夜。用洗涤液洗膜,加入相应的二抗,室温孵育2 h,以NBT/BCIP显色,水洗终止反应,扫描显色条带并以LabWorks软件分析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igma Stat 3.2处理,以±s表示,采用q检验(Newman-Keul test),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按I/R时间的不同,对各组海马CA1区的HSP90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从I/R 30 min开始HSP90的表达开始增高,6 h达最高峰,并持续升高至第3天,而且I/R 6 h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
HSP90作为分子伴侣中的一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人体细胞内HSP90分为α型和β型,两者间同源性为84%,其共同结构特征为N 端含有ATP酶结合位点,C端则含有形成HSP90同源二聚体所必需的由1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结合亚单位[4]。HSP90的底物多为涉及信号传递的蛋白质,HSP90对其稳定性和活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需要ATP的结合和水解,同时依赖于不同的辅助伴侣分子构成伴侣蛋白复合体[5]。依结合ATP/ADP状态的不同以及辅助伴侣分子的不同,HSP90对底物蛋白发挥着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当ATP与HSP90结合时,HSP90与p23和p50Cdc37形成伴侣复合体,该复合体有助于HSP90底物蛋白的稳定及活性;而当HSP90与ADP结合时,HSP90与HSP70以及p60Hop形成的伴侣复合体却促进底物蛋白的泛素化并经蛋白酶体通路降解[6]。新近的研究表明HSP90和辅助伴侣分子p50cdc37还参与了对JNK及p38上游激酶MLK3 (mixed lineage kinase3)稳定性和活性的调节,当HSP90功能受到抑制时,MLK3激酶水平明显降低,TNFα诱导的MLK3及JNK的活化随之被阻断[7],这一结果提示可能一些促进凋亡的蛋白质同样受到HSP90伴侣功能的调控。本实验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诱导了海马CA1区HSP90的过表达,HSP90的过表达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与生理过程,其原因可能与促凋亡通路JNK信号通路相关,也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关。
【参考文献】
[1] Pulsinelli WA, Brierley JB. 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ischemia in the unanesthetized rat [J] . Stroke, 1979,10(3):267-272.
[2] Lowry OH, Rosebrough NJ, Farr AL, et al. Protein measure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 [J]. J Biol Chem, 1951,193(1):265-275.
[3] Hu BR, Wieloch T.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 the rat brain following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J]. J Neurochem,1994,62(4):1357-1367.
[4] Young JC, Moarefi I, Hartl FU. Hsp90: a specialized but essential protein-folding tool [J]. J Cell Biol, 2001,154(2):267-273.
[5] Panaretou B, Prodromou C, Roe SM, et al. ATP binding and hydrolysis are essential to the function of the Hsp90 molecular chaperone in vivo [J]. EMBO J,1998,17(16):4829-4836.
[6] Pratt WB, Toft DO. Regulation of signaling protein function and trafficking by the hsp90/hsp70-based chaperone machinery [J]. Exp Biol Med (Maywood), 2003, 228(2):111-133.
[7] Zhang H, Wu W, Du Y, et al. Hsp90/p50cdc37 is required for mixed-lineage kinase (MLK)3 signaling [J]. J Biol Chem,2004,279(19):19457-19463.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