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177 日期:2024-06-18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的生长环境,总结了大别山山核桃的栽培技术,包括培育良好壮苗、栽苗造林、抚育管理、整形修剪、低产林改造等内容,以期为大别山山核桃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别山山核桃;生长条件;栽培技术
  
  山核桃是一种集木本油料、食用原料和用材于一体的兼用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并有许多个系列品种。20世纪90年代在金寨县发现的大别山山核桃,是由于大别山区长期地质和气候演变过程特化所产生的一种山核桃的地理变异种,主要分布在金寨县燕子河、吴家店、关庙、沙河和汤家汇等乡镇。其核桃仁味道好、营养丰富、易于取仁,加工制作的山核桃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树体高大,根深叶茂,是荒山绿化、发展经济的好树种。笔者结合金寨县生产实际,就大别山山核桃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的生长条件
  1.1气候和土壤
  大别山山核桃生长发育年平均气温14.6 ℃,7月平均气温25~26 ℃,1月平均气温2 ℃,绝对最高温度40.5 ℃,绝对最低温度-11.5 ℃;年降雨量1 250~1 400 mm,无霜期210~220 d。大别山山核桃自然分布的土壤均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多为山地黄棕壤,呈微酸性至中性,pH值5.5~6.5[1]。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一般应在70 cm以上。
  1.2水分和光照
  大别山山核桃耐瘠薄,不耐干旱,在生长期要求有充沛的雨水,但在一年中不同物候期对水分要求不同。一般在花前的花器发育及春梢生长时期,干旱会影响春梢生长和花器发育。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花期,最怕连绵阴雨。6—9月为果实与裸芽发育时期,要求雨水充足而均匀,遇旱会影响果实的发育,导致空果。山核桃为中性偏阴树种,幼年期喜阴,结果后怕高温干旱和强光直射[2]。因此,自然分布的大别山山核桃成林80%以上是在阴坡和半阴坡。在高海拔地区,因湿度大、温度较低,所以阳坡生长的山核桃为好。
  1.3海拔和地形
  大别山山核桃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为400~1 000 m处,生长在海拔为500~900 m的山核桃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好。在同一海拔高度,因地形不同,造成局部小气候和土壤的差异,从而影响山核桃的生长发育,结果的情况有一定差异。
  2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
  2.1培育良种壮苗
  2.1.1 采种。选择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壳薄、种仁充实、取仁易、出仁率和含油率高、生产健壮、20~30年以上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果实成熟后外果皮开裂,坚果自然脱落,因此需及时采收。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待大部分果皮裂开后取出种子,晾放2~3 d后用湿沙贮藏。经层积处理后的种子发芽早而整齐,出苗率高。种子也可以干藏,但在播前要用清水浸泡2~3 d,以提高其发芽的整齐度。种子干藏的时间不易过长,一般来说在室温下干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会失去发芽能力。
  2.1.2播种育苗。将干藏的种子放入缸内,加冷水,用木板把漂浮种子压下,使种子浸入水中。以后需每天上午搅动1次,另换清水1次,经2~3 d后即可播种。如果附近有流水的河沟,把装好种子的麻袋放入水中,用石块压好,使其全部淹入水中。每天把种子袋翻转1次,使种子浸泡均匀。经过浸泡的种子,一般出苗率达90%左右。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深30~40 cm)并施足基肥,整平做成畦床。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播种,播种时间为3月。播种前先灌足底水,待水渗透晾干后,表土松散时在畦床上开5~7 cm深的浅沟,行距为15~30 cm,株距为15~20 cm。播种时核果的合缝线要与地平面垂直,不能乱放,以免影响出土和苗木生长。春季播种覆土3~5 cm,秋、冬季播种覆土5~7 cm;沙土覆土厚些,黏壤土要薄些。播种后20~30 d苗开始出土,出苗经常延续1个月,在此期间要注意保墒。为防止干旱及地面高温烧伤苗木,可以盖草。幼苗出齐后及时揭草、浇水、中耕,6—7月追肥1~2次。一般用种量为1 500~2 250 kg/hm2,可产苗10.5万~12.0万株/hm2
  2.1.3嫁接繁殖。一般利用实生苗进行嫁接。接穗要选择单株优良的发育枝条,成活率可达80%。因为核桃树在休眠期间有伤流,影响其愈合组织形成,接穗易被伤流泡烂,不能愈合成活,所以应当在伤流很少或无伤流时嫁接。枝接要在萌芽后进行。常用嫁接方法为插皮舌接,其嫁接成活率高。也可选用生长旺盛、尚未结果的10年左右的核桃树,或品种不良的幼龄核桃树作砧木,进行多头高接。在锯掉砧木树上分枝时,要保留1~2根较细的枝条作为拉水枝,以提高成活率。春季核桃枝条顶芽尚未萌发前进行采穗,当天采穗,力争当天用完。接穗长约15 cm,有2~3个饱满芽。从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的节间处开始削穗,一面为5~8 cm长的马耳形,另一面为1~2 cm长的斜面(不要削过髓心)。在砧木的平直部位按照接穗削面形状,轻轻削去粗老表皮,其长度和宽度应稍大于接穗削面,以露出嫩皮为宜。嫁接时用拇指和食指在削好的接穗前端,捏开削面皮层,然后把接穗的木质部轻轻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使接穗皮部敷贴在砧木削面的嫩皮上,插至接穗微露削面,用麻皮绑好,再用废报纸(长15~20 cm)卷成圆筒状套在砧木上,外面用塑料薄膜(长20~25 cm)包好,下部用麻皮扎紧,然后往筒内增加湿润的细土(手握紧成团,抛下即散),埋过接穗顶芽1 cm,最后用麻皮将塑料薄膜上端扎紧。接后的管理措施要做到适时解包放风,修剪砧梢及株芽,支撑接口保护和夏季摘心。
  2.2栽苗造林
  2.2.1造林地选择。依据大别山山核桃在金寨县的自然分布和生长结果情况,应选择海拔在500~900 m、背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足、湿度大、温度适宜的地段。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表土疏松,心土较紧实,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2.2.2栽植方法。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定点挖穴。坡度较大的山地,可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带宽2 m,带与带之间保留2~3 m生土带。坡度较缓的,可采用块状整地,规格为1 m×1 m。定植穴规格为0.5 m×0.5 m×0.4 m,以便根系伸展。初植密度450~600株/hm2,成林后最终保持在300~450株/hm2。定植苗用二至三年生苗,春季定植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秋季定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
  2.3抚育管理
  2.3.1幼林抚育。山核桃幼林喜阴,怕高温干旱和日灼。如带状、块状整地造林,抚育时尽量保持带侧和块周的杂草灌木,造成侧方庇荫,以利于幼苗成活成长,在平缓坡地或阶梯整地、带状整地的,在造林后3年内可以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为山核桃庇荫[3]。
  2.3.2土壤管理。在核桃林中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是行之有效的丰产措施。在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地方可修筑梯田或挖大鱼鳞坑。在土质黏重、通气和排水不良的地方,实施改土施肥方法。在山沟及山脚,要及时清除树干下面淤积过厚的淤沙和石块。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3.3肥水管理。山核桃对肥水要求高,即使是土层肥厚的核桃林,也要加强肥水管理。据当地果农的经验,加强肥水管理,栽植后5年即可结果。在发芽前、落花后、7月上旬果实硬核期和土地封冻前分4次施肥,对发芽、生枝、开花有利,促使果实肥大、种仁饱满和花芽分化,达到连年稳产高产的目的[4]。基肥根据树冠大小,采用环状沟施;追肥多点穴施,结合浇水覆土。
  2.3.4保花保果。在花期,用化学药剂和外源激素进行叶面喷施和涂干处理,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常用药剂有硫酸铜、三十烷醇、稀土氧化物、萘乙酸、吲哚乙酸、硫酸锌及细胞分裂素等。在生长期,用磷酸二氢钾0.3%~0.5%、硼酸0.2%~0.3%喷施,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在雌花盛开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能显著提高坐果率。方法是:在雄花序开始散粉时,于8:00后采集雄花序,摊开在日光下曝晒,取出全部花粉,将花粉置于塑料袋中,内放用纸包紧的生石灰或氯化钙吸湿,扎紧袋口放于冰箱中备用。当雌花柱头变紫红色、膨大、出现黏液时是授粉适期。花粉可放于3层纱布袋中,将袋子挂放竹竿上,人举竹竿在林中边走边抖,或者将花粉袋(2层纱布)挂于地势高的风口处,任风吹散。
  2.4整形修剪
  山核桃修剪宜在果实采收后,叶未变黄前进行。幼树因未结果,可提早修剪,在处暑即可开始。春季修剪,一般在立夏前后进行,过晚因枝叶较大,消耗养分多,不利树木生长。
  2.4.1幼树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培养好树体骨架,打好基础,迅速扩大树冠,促使提早结果,早期丰产。常采用的方法有疏层分散形、自然开心形2种。人工造林形成的山核桃林树形良好,多呈圆头形,分枝均匀,一般不需修剪整形。山核桃伤口愈合能力很差,剪口处多枯死,留下枯桩,易遭病虫害。因此,山核桃的整形修剪只宜疏删,不宜短截,只疏除枯死枝、重叠枝和干扰树形的大枝。
  2.4.2结果树的修剪。山核桃结果母枝的顶芽是混合花芽,一般不可短截,只剪去密生的细弱枝、枯枝、病虫枝、重叠枝,使其通风透光,促生充实健壮的结果母枝和发育枝。修剪后要求内膛光照强度达到自然光照的20%。
  2.4.3老枝复壮。山核桃进入盛果期后,若管理松懈,则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光秃,枝梢生产量逐年减少,出现枯梢,产量下降;可采用更新方法,恢复树势,提高产量。
  2.5低产山核桃林改造
  金寨县现有的山核桃林多为历史上野生苗就地抚育成林的,往往是在野生树开始结果时砍去杂灌木使之成为山核桃纯林。这类林子的特点是疏密不匀,多数过密;树龄不一,老树占较大比重;许多树幼龄时期是在杂灌木中长成的,树干高耸,树冠狭窄,能结果的枝梢很少,所以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很低。对这些林子的改造,首先要调整密度,去密补缺,使株数不超过300株/hm2;其次要坚决清除林中部分树冠残缺不全、病虫滋生、产量低又妨害林地卫生的老树,以改善林分的年龄结构和卫生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强水土保持、施肥等常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3

参考文献


  [1] 祝学范.金寨县大别山天然山核桃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02(1):13-14.
  [2] 傅松玲,丁之恩,周根土,等.安徽山核桃适生条件及丰产栽培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2):1-4.
  [3]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4] 李其义,杜兆培.大别山山核桃[J].林业科技通讯,2001(12):26-2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