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欣 刘进余 张立树 苗峰 孙秀坤 刘永纪 张卫东
摘要阐述了优质加工型枣新品种沧蜜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高接改良、合理施肥、平衡修剪、花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枣;沧蜜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沧州金丝小枣是河北省沧州的区域栽培树种,经多年研究选育出了优质加工型枣新品种沧蜜1号,2008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1-3]。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植株特性
树冠自然圆头形,枣头色泽红褐色,节间长2.5~7.0 cm。树势强,树体较大,树姿直立,结果后开张,发枝力中等。树干灰褐色,皮孔中大,长圆形,突起,开裂,有针刺。二次枝3~9节,枣股较大,可连续多年结果,平均每个壮龄枣股抽生枣吊3个,枣吊长3.5~35.0 cm,每个枣吊着生叶片数4~20片。叶片卵状披针形,深绿色,也较厚,叶片光滑,叶长4.9~7.2 cm,叶宽3.0~5.3 cm,叶基广楔形,叶缘具粗锯齿。花量较多,平均每序着花8朵,中部节位着花可达13朵以上。花小,初开花时蜜盘为浅黄色。平均每吊果数0.8个。一般4月中旬萌芽,5月底始花,8月中旬白熟,9月上中旬完熟。树龄8年,开甲1年树单株产鲜枣7.5~10.0 kg,树龄10年,开甲3年树单株产鲜枣25~30 kg,高接树平均株产26.2 kg。
1.2果实特性
果实长圆形,果实纵径3.96 cm,横径3.21 cm,平均单果重17.2 g,最大单果重35.2 g。果实白熟期,大小整齐,果形一致,果点大,白色,显著,果面平整光洁,果实皮薄,果顶凹,梗洼深中,果肉白绿色,肉质疏松,汁液少,风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核长椭圆形,核重0.4 g,纵径2.36 cm,横径0.68 cm,少数有种仁。可食率97.7%。完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34.2%,亦可鲜食[4-5]。
2配套栽培技术
2.1高接改良
沧蜜1号主要通过硬枝嫁接繁育。利用当地丰富的金丝小枣基因类型,对个小、易烂、易裂的品种进行高接改劣换优。嫁接一般在砧木萌芽后进行,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腹接和插皮接。沧蜜1号适宜密度为3 m×5 m,树形主要采用自然圆头形和纺锤形。
2.2合理施肥
春季枣树萌芽前,氮、磷、钾肥一次性施入,最佳施肥量为纯氮300 kg/hm2、五氧化二磷210 kg/hm2、氧化钾270 kg/hm2,其产量较高,效益最好。在枣果采收后落叶前,增施有机肥,可增加树体贮藏营养,复壮树势,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加春夏季的养分供应量。主要为腐熟的有机肥,施肥量依据当年枣树结果量为基础,每生产1 kg鲜枣施有机肥2 kg,全园撒施,施后深翻。
2.3平衡修剪
主要方法有疏枝、短截、回缩、缓放、刻伤、拉枝、撑枝、摘心、抹芽、环割、开甲拿枝和扭梢等措施。树形为自由纺锤形,干高40~50 cm,株高控制在4.0~4.5 m,中心干较直立,骨干枝数目15~20个,各骨干枝均匀着生在中心干上,不分层各骨干枝交错旋转上升,下部骨干枝较大,向上依次减小,同侧骨干枝间距不小于50 cm,骨干枝上直接配置中小枝组,下部骨干枝开张角度为80~90°,上部骨干枝角度70~80°。对幼树和结果期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修剪。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4花果期管理
加强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合理配置授粉树;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花期常遇干旱天气,影响枣树的授粉受精而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花期喷水可提高空气湿度,提高坐果率。一般平均喷2~3次;夏季对枣头一次枝、二次枝或枣吊进行摘心也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在开花量为20%~30%时开甲,单株产量、果实大小、整齐度等加工品质最佳。
2.5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根、茎、叶、花果都不同程度受其危害,严重影响枣果的质量和产量。在防治上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用药。目前枣主要病害有枣锈病等,主要害虫有枣尺蠖、桃小食心虫和绿盲蝽象等,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等生物制剂效果非常好,可交替使用。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安全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以减少病虫害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采收前15 d禁止使用农药。
2.6适期采收
沧蜜1号最适用作加工蜜枣,白熟期为最佳采收期。
3
参考文献
[1] 曲泽州,王永惠.中国果树志·枣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 张志善.枣树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3] 刘孟军.河北省枣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J].河北果树,1998(2):6-7.
[4] 张立树,孙秀坤,李志欣,等.加工型大枣新品种沧蜜1号的选育[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96-297,304.
[5] 张立树,苗锋,李志欣,等.枣新品种沧蜜1号在沧县的表现[J].河北果树,2010(1):49-5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