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杨梅浮宫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166 日期:2024-06-1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卢新坤 蔡宝盛 张泽煌 林其华 黄雄蜂

  摘要介绍了早熟杨梅浮宫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建园、苗木培育、大苗栽植、合理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早熟杨梅;浮宫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海市浮宫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龙海市聚鑫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龙海当地杨梅品种资源开展调查时筛选出1个早熟优良单株,进行了几年的后代遗传稳定观察鉴定及全省的区域试验,性状稳定,均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其主要特征是成熟期早(盛果期5月上旬),比龙海当地主栽品种软丝安海变早熟7~10 d,比东魁早熟25~30 d,早熟优势明显,单果重9.8~11.5 g,可溶性固形物10.5%~12.0%,肉质细腻香甜汁多,风味酸甜可口,核重0.58~0.61 g,可食率达93.5%~94.5%,是一个早熟、优质的杨梅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正式命名为浮宫1号杨梅。现将多年试验总结出的浮宫1号杨梅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建园
  浮宫1号杨梅较耐贫瘠,一般杨梅园可采用鱼鳞坑、等高梯田或撩壕等开垦方式。为达到优质高产,宜选择坡度35°以下、土层深厚疏松、pH值4.5~6.0、水利条件较好的丘陵红壤地的山地建园,同时要求建园地向阳通风、交通方便、便于集约经营[1-2]。成片种植的杨梅果园,还要建设宽3.5~4.0 m的机耕路,开拦洪沟,沟面宽为1.0 m以上,沟底宽0.8~1.0 m,沟深1.0~1.2 m;果园开宽30 cm、深20 cm竹节状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洪沟相连;每1 hm2建1个贮水10 m3左右的水池。
  2 苗木培育
  选择地面平整、背风、向阳、日照良好的地块建苗圃,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土壤pH值为4.5~6.0的砂质黄壤或红壤较适宜,坡地要求坡度在15°以下。苗地应提前翻耕20~30 cm,晒白,表土整细开畦。一般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母树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地野生杨梅进行采种,采收种子经水洗筛选后晾干,然后用干净的河床细沙进行沙藏。待翌年4月初起把长出的实生小苗移至大田培育,至小苗径粗0.7 cm以上时即可嫁接。要建立采穗圃专供采接穗之用,母树应为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年结果树。接穗采集应该选择健壮结果母树中上部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夏梢,在清晨露水干后或傍晚进行采穗,采后及时剪叶、保湿等。一般于每年2月上旬至3月中旬嫁接为宜,选择无东北风、气温回暖的天气进行。采用切接法,嫁接后10 d要勤查看,及时抹去砧木芽,嫁接不成功的要及时补接;成活后应薄肥勤施,促苗快长。
  3大苗栽植
  大苗定植分春植(春梢萌芽前)和秋植(秋梢成熟后),株距3.5~4.5 m,行距4~5 m,定植500~550株/hm2。定植穴要求长、宽、深各1 m,每穴填入绿肥25~40 kg,施腐熟猪牛粪30 kg左右、饼肥1.5 kg、磷肥1.0 kg,与土壤拌匀,并撒石灰粉1.0~1.5 kg,分层填实后再培高土种植,定植时苗木要求根部蘸红泥浆或带土定植,浇足定根水。定植后投产前要进行1次果园扩穴改土,时间在冬季进行,沿树冠外围扩展,丘陵山坡地挖宽80 cm、深60 cm的条沟,每坑分层填入绿肥40 kg、石灰粉1.5~2.0 kg、土杂肥或饼肥10~15 kg。成年果园每年或隔年培土1次,宜在采果后进行。
  4合理施肥
  幼年树掌握薄肥勤施,每年施肥6~8次,在萌芽前或萌芽后施用,注重速效性肥料的施用,以氮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枝梢生长,尽快扩大树冠。投产后成年树施肥提倡腐熟有机肥料为主,成年树株产100 kg的杨梅全年施用纯氮量3.5~4.0 kg,以氮、磷、钾比例1.00∶(0.30~0.35)∶(2.00~3.00)合理配施为宜,以促结大果、提高品质为主。花前肥于每年1月以腐熟厩肥、堆肥及饼肥为主,采用挖沟深施,占全年施肥量的25%。壮果肥在果实生理落果后至疏果前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15%。以速效氮钾肥料为主,成年树施尿素1 kg/株、硫酸钾2~3 kg/株,雨后全园撒施为主。夏、秋梢是浮宫1号杨梅的主要结果枝,因此培养健壮的夏、秋梢是第2年结果优质高产的关键,促梢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腐熟厩肥、堆肥及饼肥为主,全园撒施后深翻。根外施肥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在不同生育期喷施可结合喷药时施用,常用1.0%过磷酸钙浸出液+0.3%~0.5%硫酸钾+0.3%~0.5%磷酸二氢钾+0.3%~0.5%尿素,花前期结合施用硼、锌、锰等微量元素;在高温干旱期施用浓度下限,采前20 d内停用[3-4]。
  5整形修剪
  杨梅树形多用自然开张圆头形,小苗定植后在主干距地面30~40 cm处短截,长梢时选留3~4个生长结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别培养2~3个副主枝;此后在每年的2—3月、7—8月进行适度修剪就可形成自然开张圆头形。成年树的树冠外围及顶部的结果枝组,采用疏删或回缩的方法减少枝量,对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可短截部分枝条,促进抽生强壮枝,以更新结果枝组,保持内膛结果旺盛,使整个树冠的枝梢分布为上少下多、外疏内密的立体结果格局,从而达到生长健壮、丰产稳产的目的。当杨梅树势衰老、产量品质明显下降,可采用对中心主干进行短截,更换新主干枝,短截要结合增施肥料,促使隐芽萌发新枝;盛产树的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要全部疏除,下垂枝应逐渐剪除,交叉枝、病虫枝、枯枝要及时剪除,适当去除过密枝,以实现高产稳产,提高品质。拉枝和撑枝是为了尽快培育形成较开张的多主枝树冠,拉枝一般用绳子或铅丝在骨干枝的中部,按枝条要求角度把枝条向水平方向拉开,系着枝条的部位必须有橡皮或其他软韧材料垫铺,以免树皮擦伤感染癌肿病;撑枝则用坚固的短木条撑开大主枝和主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6花果管理
  对于长势强、坐果率低、产量少的旺长树,可采用环割、环剥、倒贴皮和断根等方法促花提高坐果。环割采取螺旋状环割,深达木质部;环剥的宽度控制在树干直径的1/8左右;倒贴皮的宽度控制在树干直径的1/4左右;断根则用深翻切断部分主侧根。化学调控杨梅花果量,必须严格按照剂量要求操作,掌握因地因树制宜的原则。对弱树和花芽过多的树,在果实采收后喷赤霉素200~300 mg/L,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2次,以增加秋梢数量、减少花芽形成数量。对旺长树、坐果率低的树,可在夏、秋梢长度达1 cm时,喷多效唑300~500 mg/L,抑制夏、秋梢旺长,促进花芽形成。通过试验发现,留果数及结果枝大小对杨梅果实品质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浮宫1号杨梅幼果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应进行疏果:短果枝(9cm以下)保留1个果;对于中果枝(9~16cm),粗枝可以保留3个果,中等粗度结果枝可保留2个果,细结果枝保留1个果;对于长结果枝(16 cm以上),可保留3个果。
  7病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杨梅褐斑病、杨梅癌肿病、杨梅干枯病、杨梅枝腐病、杨梅毛虫、蓑蛾类、白蚂蚁、杨梅卷叶蛾等。禁止在病树上采接穗,采用无病苗木种植。加强杨梅培育管理,实行果园深耕,多施含钾量高的有机肥和化肥,增加树体抵抗力。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人工摘除卷叶或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病源。果实采收季节,宜赤脚或穿软鞋上树采收,避免穿硬底鞋等鞋损坏树皮,增加伤口感染病菌的机会。在4—6月点灯诱杀成虫。杨梅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常用1∶2∶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杨梅采收前1个月和果实采收后各喷1次效果较好。防治杨梅癌肿病于3—4月在癌瘤中的病菌传出去以前,用刀割除癌瘤,再涂以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或80%的402抗菌剂5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500 U;新梢抽生前剪除有癌瘤的小枝,再喷施1∶2∶200波尔多液。防治杨梅干枯病、枝腐病及时刮去病斑,在伤口处涂抹抗菌剂或石硫合剂。在杨梅毛虫、蛾类防治上,发现幼虫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施。白蚁类可用堆草诱杀、蚁路喷药、放包诱杀;也可用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8采收
  当全树20%果实成熟时开始分批采收,采收的果实为紫红色。杨梅果无外皮包裹,容易碰伤,应掌握正确的采收方法,用3个手指握住果柄,果实悬于手心中,连柄采下,轻采轻放。采前剪去指甲,以免刺伤果实;轻采轻放,禁止剧烈摇动;用可盛3~5 kg果实的浅果篮盛果,且果篮底部及四周垫以相思树叶或松叶等;采收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气温低,损失少。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否则果实水分多,容易腐烂;加工用的果实或高大树冠顶部的少数果实无法用人工采摘时,可先在树下垫上草或塑料薄膜,摇树震落果实并捡拾,此法采收速度快,但果实损伤大,只能贮存1~2 d,需速加工。
  9

参考文献


  [1] 易敬明.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05(8):40-41.
  [2] 吴彩萍,李志良,沈金良,等.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06(6):62-64.
  [3] 黄永红,易干军,曾继吾,等.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7(11):92-95.
  [4] 黄德发,高志伟.杨梅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07(3):2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