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规模猪场;种养结合;实用技术
种养结合,发展中小规模养殖符合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1]。近年来,瑞安市规模畜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养猪行业,年出栏2 000头以上的猪场达30家以上,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猪场达80家以上,规模扩大了,但粮食饲料增加了,排泄物排放量增加了;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社会稳定。
针对猪场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适度规模经营、如何做好移民发展农业经济等问题,瑞安市移民致富带头人林观超同志通过全面学习、深入理解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有关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思路,大胆提出了在移民村中组织部分移民开展种养结合,发展中小规模养殖的方案。围绕发展移民经济、确定本地种养结合方式、适度规模数量范围,达到最佳生态、社会效益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总体目标,申报了科技项目,开展了试验研究,完成了项目立项的各项指标,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课题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的养殖模式总结如下。
1优化猪舍环境
新建猪舍要求内外环境良好,要具备通风、向阳、干燥、水源充足等条件,既能防热、防潮,又能防冻、防渍。周围应多植树种草,四周最好有5~10 m宽的落叶防风林带[2]。总之,猪舍建造要符合生猪健康、生态养殖和绿色环保生产及疾(疫)病防控等要求。
2明确饲养模式
这里推介的小批量滚动饲养模式,生产规模为年出栏肥猪120头,生产模式的配套条件和生产方式为:一是种植优质高产、营养丰富、适合肥猪生长的玉米、高粱、麦类、大豆等饲粮作物6 000 m2和黑麦草、苜蓿、红薯、空心菜、牛皮菜、萝卜、白菜等饲草作物4 000 m2,并种植瓯柑、西瓜、丝瓜等经济作物。以购买商品配合饲料为主的,其饲粮和饲草的种植面积可减少2/3。二是分批次购进猪苗,实行滚动式饲养,即在每年的1月、2月、3月、4月初,分别购进8 kg以上的良种仔猪15头,实行分群分阶段饲养,120日龄左右出栏。从第4个月底开始,每个月出栏肥猪15头,出栏后随即补充15头仔猪,至8月底止完成购入仔猪轮次(生产能力略大时,可在各批次中增加饲养头数)。
3选择优良品种
一是提倡杂交优势利用,瘦肉型杂交猪如“杜长大”三元猪等,优质杂交品种猪产仔多,商品猪产肉多、瘦肉率高、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日增重量明显高于本地品种和本地杂交猪。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纯种猪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0%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白和大约克夏的杂交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组合。二是选用健壮猪苗,没有条件自繁自养的,在购买仔猪时,要选体态结实、健壮、匀称、骨骼粗大、吃得多、长得快和尾巴粗而短的猪(长白、大约克),这是确保高效饲养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科学饲养管理
严格批次进出,实行分栏、分群饲养[3]。购进仔猪时要注意选择体重基本相同的,避免个体相差过大,发生“以
大欺小”现象,影响均衡生长。有条件的最好聘请技术顾问。根据本场猪的品种和条件,分不同阶段制定饲料配方。饲喂要定时定量,先喂精料,后喂青料,改熟喂为生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冬天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饲养密度不能过大,故栏舍大小应根据饲养15头肥猪的标准建造。切实搞好栏舍粪尿的清扫和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栏舍干燥,应用农牧结合生态养猪技术,综合利用畜禽排泄物,达到生猪-粪尿-牧草的良性生态循环;及时杀灭老鼠、蟑螂、蚊蝇等有害动物。每次进猪前和出猪后必须将栏舍进行1次彻底的冲洗和全面的消毒处理。
5加强疾病防控
猪场应聘请专业兽医,这是能否实现高效饲养的保障。如果条件限制,可几个农户共同聘请1名具有资质的专业兽
医,要求兽医每10~15 d来场检查1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处置。猪场无论条件如何好,都应完备消毒设施设备(如入口设消毒池、紫外线灯、进门洗手液等),任何人进出猪场要穿工作衣并严格消毒。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每年春季进行1次各种传染病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仔猪伤寒等),并做好接种头数、接种反应等情况的登记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死亡率[4]。严禁放养,不让猪吃人畜粪便,以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染;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驱虫。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对病猪、死猪要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6
参考文献
[1] 刘兵.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73.
[2] 杜方义.陕北小规模养猪综合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1998(6):39-40.
[3] 王天喜.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5):53.
[4] 别恒昌,范春洪.规模化猪场的保健方案[J].山东畜牧兽医,2010(3):86-8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