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太原市养羊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情况,介绍了绒山羊杂交改良的主要技术,总结了其优势及效益,以期促进该技术的应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绒山羊;杂交改良技术;优点;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绒大国,羊绒总产量为0.9万~1.1万t,约占世界羊绒总主量的50%,而山西已形成沿黄河为主生产区的绒山羊产业,以太行山区域为主的绵、山羊产业区。目前,全省绒山羊存栏250多万只,绵、山羊存栏1 000多万只。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逐年增加,养羊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太原市古交市、娄烦县、阳曲县三(县、市)水草、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牧坡广阔,具有独特养羊资源优势。有牧坡逾13.33万hm2,其中,灌木丛占30%,农作物秸秆约占17.5万t。为开展优种改良、发展羊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羊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养羊收入占到农民家庭经济的50%以上。
1羊业生产现状
国外羊业生产先进的国家已普遍采用机械化,对山羊的营养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放牧普遍采用围栏轮牧,人工授精技术已大面积采用,山羊的胚胎技术也进入了企业化、商品化生产阶段。我国山羊占世界第2位,早在20世纪围栏放牧、人工授精等技术就得到应用,但由于长期科学技术落后,新的技术也停留在研究和试点阶段。山羊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生产效率不高;科学技术落后,实用技术未得到应用,使养羊产业一直处于落后局面;繁殖率低,种羊质量参差不齐,人工授精应用率很低;公母不分群,野交乱配普遍,近亲繁殖严重,后代血缘不清,品种退化严重;疫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防治任务重;草地建设管理规化不合理,养畜不种草,种草不养畜;绒山羊良种科技资金投资不足[1-4]。
2杂交改良主要技术
一是引进优良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辽宁绒山羊体重大(通常指剪毛后的体重)、体形大、体表面大、相对产绒量高。太原市各县区为山羊生产重点乡镇,利用辽宁绒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二是配种方式采用了人工授精技术。辽宁绒山羊的配种方法分为本交和人工授精。所谓人工授精是指利用一定的器械,将公羊的精液采集出来,然后进行品质检查,并对精液进行一系列处理,再用器械将处理后的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生殖道内的配种方法。该技术是当前畜牧生产中最先进的繁殖技术之一,也是迅速提高良种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三是疫病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制定、优化免疫程序,严格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预防和控制羊病的传播。建立有效的消毒制度,定期驱虫,保证羊只健康。
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例如:1只产绒1.5 kg的种公羊,如果用本交配种,每天配种2次,2个月可以配母羊约120只,受胎率按90%计算,2个月可使108只母羊妊娠。而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配种,每周采精4次,每次射精量为1 mL,活力为0.7,密度28亿个/mL。采用高倍稀释,按每只羊输入的有效精子数为0.15亿个计算,则1次采精可配发情母羊达130只,1周可配发情母羊520只,2个月可配发情母羊达4 000只,按情期受胎率85%计算,可使4 000只母羊妊娠,是本交配种的40倍。二是由于开展人工授精,特别是冻精人工授精使提供精液的公羊和排出成熟卵子的母羊,配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有更大的自由,改变了本配种公母羊在时空方面的限制。三是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可以更有效地保持优秀种羊的基因,有利于育种工作。四是人工授精配种,可以降低种用公羊的饲养数量,节约饲草饲料。杂交改良效果显著。改良羊体重提高,健壮结实,生活力强,比本地羊体重平均提高了35%;产绒量比本地同龄羊平均提高了180%;绒毛伸直长度比同龄本地羊相对提高60%,提高了羊绒的工业价值;产肉性能明显提高。
4效益
通过杂交试验,大大提高了山羊的生产性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本交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5],进行杂交改良4万只,占全市山羊存栏的35%,向社会提供优质羊绒12.5 t,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节约种公畜24倍,受胎率达96%,产羔成活率达96%以上,为毛纺工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料;同时改善太原市人民副食品结构,为山区人民找到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当前精料有限、发展高精料消耗的畜禽已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利用丰盛的水草资源,转化为绒、肉、毛等畜产品,有效缓解精料不足这一矛盾,积极发展绒山羊等草食家畜,无疑对现在和将来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
参考文献
[1] 中国羊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羊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王志云.实用肉羊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张明伟,貟红梅.山西省绒山羊生产基地的发展概况、问题及对策[J].发展战略与生产经营,2005(6):49-50.
[4] 罗军,李建文,武永厚.中国山羊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1993,2005(5):55-56.
[5] 雷良煜.青海省山羊绒增产配套技术的实施效果[J].青海省畜牧杂志,2002(2):16-1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