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草业发展特点及思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842 日期:2024-06-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阐述了门源县草业的现状、发展特点,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草业经济的基本思路,以期促进门源县草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草业;现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思路;青海门源
  
  门源县经过多年积极推行“立草为业”的基本方针,以此为依托发展的草原畜牧业,已成为门源经济的支柱产业。
  1门源县草业现状
  门源县共有天然草地45.76万hm2,其中冬春草场面积22.11万hm2,夏秋草场面积23.65万hm2,可利用草场面积38.88万hm2,其中冬春草场可利用面积17.50万hm2,夏秋草场可利用面积21.38万hm2。门源县草地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常见的植物有64科、202属、479种。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为55.272 2万只羊单位,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地载畜量为12万只羊单位,合计2项理论载畜量为67.272 2万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76.225 8万只羊单位,超载8.95万只羊单位。人工种草累计种植多年生牧草和改良草地1.39万hm2,其中退耕还草5 733.33 hm2。累计种植一年生牧草1.35万hm2,其中优质高产饲草地5 666.67 hm2。门源县草坪种植处于起步阶段,约种植4 hm2。门源县年产各类多年生牧草种子438 t。主要草种有披碱草、早熟禾等;年产一年生燕麦种子2 038 t。
  目前,门源县参与草业经济开发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农牧特色公司、皇城农牧场、苏吉滩农牧场。草业推广示范结构2家:县草原站和门源县农牧示范园。草业执法机构1家:县草原监理站。
  2发展特点
  一是资源丰富。草场类型多、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草地植被成多样性、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上述特点决定了门源县不但可以发展草地畜牧业,而且可以大力发展中藏药业、草地观光旅游业。二是草地畜牧业水平较高,草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底,全县累计围栏草场7.16万hm2,累计种草2.73万hm2,其中多年生人工草场1.39万hm2,一年生牧草1.35万hm2。累计灭鼠40.83万hm2,灭虫3.87万hm2,建设暖棚4 634幢,饮水管道136条,打井192眼。三是家庭草场承包经营体制不断完善,为发展草业经济带来政策方面的保障[1]。同时,促进广大农牧民群众对草业经济的投入不断增加。全县冬春草场面积已承包到户,夏秋草场基本承包到户或联户。四是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主,建设了一批草地牧业综合发展项目,如皇城、苏吉滩高寒草地畜牧业基地、青石嘴牛羊育肥基地等。五是草地科技推广和草原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县草原站专门实施草业科技推广、示范和草地建设、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的草原执法结构草原监理站,加大草原执法力度,维护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2]。近年来门源县围绕发展草业这个原则,推广引进适应高寒牧区多年生、一年生优质牧草栽培、利用生物技术灭治鼠虫害、暖棚养羊等新技术、模拟飞播牧草技术、草地改良和植保技术、草地生态及草业系统工程等新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天然草地超载过牧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草原退化现象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抑制[3]。二是人工种草的品种单一,多为禾本科牧草,缺乏豆科牧草。三是草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四是草产品的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加工调制手段落后,利用率低。五是草种经营管理混乱,草种市场不规范。
  4发展思路
  根据《全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门源县在2015年前改良治理退化草地3.33万hm2,基本控制草地退化。灭治鼠虫害16.02万hm2,灭治毒草1.33万hm2,基本控制草地鼠虫毒草危害。牧区各乡、村大力推行划区轮牧,2015年前建设划区轮牧草场1.33万hm2,全面实现冬春草场划区轮牧目标。
  建立门源县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不断选育和推广新的适合门源县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和组合,特别是适应性强、高产而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各种豆科牧草,从而解决门源县牧草品种单一的问题。门源县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因此加工调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继续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草地水利设施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建立以法治草、依法管理草原的运行机制,加强草原监理队伍自身建设,加强草地植被动态监测和草地灾害测报体系[4]。利用门源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重视城镇绿地建设,浩门、青石嘴、泉口、东川4镇不失时机地做好草坪建设,绿化环境。
  扶持一批发展草业经济的农牧户和企业,初步实现草业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加大草业经济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草业企业参与门源县草业经济开发。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J].中国牧业通讯,2000(2):5-7.
  [2] 方天堃.畜牧业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汪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地畜牧现代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陈季贵,祁明祥,李斗清.门源县草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草业与畜牧,2008(12):30-3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