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宏伟 吕静 樊哲 陈松钦
摘要介绍了日本黄皮洋葱覆膜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覆膜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日本黄皮洋葱的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日本黄皮洋葱;覆膜栽培;豫西南地区
日本黄皮洋葱耐寒喜温、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易栽植、耐储运,是豫西南主要出口蔬菜之一。其中日本锦球F1、金球二号F1等凭借其优质、高产、抗病、抗逆、适宜性广、鳞茎大、产量高、脆嫩多汁等优势,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一般产量60~90 t/hm2。现将其覆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育苗
1.1播种时间
洋葱适宜采用育苗移栽。播种期要求很严,豫西南最佳播期为白露前后(9月7—15日)[1]。播种过早,越冬前幼苗大,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播种过晚,幼苗细小,不易越冬,产量也低。
1.2育苗
1.2.1育苗土配制。用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菜园土6份与优质腐熟有机肥4份混合,制成育苗土。
1.2.2育苗土处理。用90%敌百虫1 500~2 250 g/hm2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 kg/hm2加水少量,拌细土225~300 kg/hm2,在畦面撒施。
1.2.3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以1∶8~10为宜。苗床播种量一般为普通种子45~60 kg/hm2、杂交种18.0~22.5 kg/hm2。撒播时,用适量细沙与种子混合后,均匀撒入畦内,播后要覆土0.6~1.0 cm,然后覆膜保墒保温[2]。
1.3苗期管理
1.3.1炼苗。有60%幼苗顶土时,即可于傍晚时揭小口,苗齐后适当加大防风口,逐步炼苗。
1.3.2浇水。视墒情每隔7~10 d浇1次小水,采取小水勤灌,前期见干见湿,一般7~8 d浇1次,后期一般10~15 d浇1次。苗高5~6 cm时,要进行间苗、除草。
1.3.3施肥。采用少吃多餐,随浇水施肥的办法,每次施入尿素75 kg/hm2。播种后1个月可追施1次磷酸二铵112.5 kg/hm2左右,亦可结合防虫治病,用0.2%~0.5%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喷雾。
1.3.4病害防治。日本黄皮洋葱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等。苗期虫害一般多采用防虫治病药物混配,育苗期间视病害发生情况防治3~4次。①猝倒病。在晴天中午露水干后,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也可用50%多菌灵300倍液防治,兼防灰霉病。②立枯病。苗子出土90%左右时,可立即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立枯病,2~3 d喷1次,可连喷3次。兼防褐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
2覆膜栽培
洋葱忌重茬,不能与其他葱蒜类作物连作。洋葱喜肥,因此要施足底肥,精耕细耙。一般施优质腐熟有机肥60~75 t/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或尿素75~150 kg/hm2、过磷酸钙750~1 05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施肥后深翻20 cm,耙平后作畦,畦宽1.5 m左右(含沟),要求畦面平整,沟直水通。
地膜覆盖前浇足底水,稍干后覆上地膜,覆膜前可用除草剂封闭地面。地膜周边压紧踩实,移植前用辊压平或人工踩平,然后用打孔器打孔(打孔器可根据行株距自行焊制,长0.7~0.8 m,前设栽子15 cm,每孔深2 cm左右,一般每畦2排),按大、中、小苗分级定植,淘汰病、弱、残苗。定植时间在11月中下旬,定植密度为30万株/hm2左右,行株距20 cm×15 cm,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为宜。定植后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3]。
3田间管理
3.1冬前管理
缓苗期间要求保持土壤湿润,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以确保苗全苗齐。12月上旬,于土壤封冻前浇1遍封冻水,以防发生冻害。
3.2返青期及鳞茎膨大前管理
翌年3月上旬,幼苗开始返青,应视土壤墒情浇1遍返青水,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促进幼苗生长。
鳞茎膨大前,随浇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0 kg/hm2、磷酸二氢钾225 kg/hm2,促进叶片生长。
3.3鳞茎膨大期管理
鳞茎膨大期再追1次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0 kg/hm2、磷酸二氢钾225 kg/hm2,促进鳞茎膨大。这期间应视墒情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度。收获前5~7 d停止浇水。
4.1病害防治
4.1.1灰霉病。发病初期用50%灰霉灵可湿性粉剂,或76%灰霉特可湿性粉剂,或48%灰霉克星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4次。
4.1.2紫斑病和霜霉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间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4]。
4.2虫害防治
4.2.1葱蓟马。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4.2.2斑潜蝇。斑潜蝇成虫盛发期可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4.2.3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用5%抑太保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Bt乳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4.2.4种蝇。成虫羽化盛期,用50%锐劲特1 000~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醋3 000倍液喷雾防治。已发生地蛆(种蝇幼虫)的洋葱田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灌根。
5采收
一般在5—6月采收。鳞茎充分膨大、叶子变黄、假茎基部松软、大部分植株倒伏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采收的适期。也可根据市场行情适当提前采收。
6
参考文献
[1] 王志勇,王振立.洋葱新品种紫玉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2):35-36.
[2] 杜敏霞,刘湘萍,胡栓红.洋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2):37-38.
[3] 宫万祥.地膜洋葱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1):32,37.
[4] 宋永子.洋葱生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3):35,4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