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黑龙江流域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优势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142 日期:2024-06-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气候资源、经济基础、双方合作等方面分析了鹤岗市黑龙江流域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优势,以期为创业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优势;黑龙江鹤岗
  
  鹤岗市黑龙江流域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以加强海峡两岸合作为基础,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龙头企业牵动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区域内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增强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台湾农民创业园以突出黑龙江流域地理区位优势,引进台湾农业优质品种、先进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设备及现代管理理念,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线,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创建技术密集型、生态与资源合理开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的合作共赢,南北农业优势互补,实现台湾资金、品种、技术管理与本地地域优势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1]。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座落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地处东经129°40′~132°31′,北纬47°4′~48°9′。东、南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西缘小兴安岭与伊春市接壤,北界黑龙江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州毗邻。版图面积14 600 km2。下辖萝北、绥滨2个边境县和6个行政区,人口117万人。鹤岗有充足的水电资源和土地优势,黑龙江、松花江过境水量达3 000亿m3以上,流域5 00 km2以上的河流有9条,年平均水资源量33.5 亿m3 [2]。电力供应充足,鹤岗发电公司装机容量120万kW,三期工程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20万kW;鹤矿集团热电厂年发电能力为9.75 亿kw·h,10万kW矸石电厂建成后,年发电能力将达到15亿kW·h。黑龙江流域土质肥沃,开发时间短,没有污染,具备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鹤岗是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松花江在鹤岗境内汇合,两江冲积平原8 300 km2,是三江平原的腹地,境内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主体。鹤岗土地资源丰富[3],区域内耕地面积66.67万hm2,年产粮食295万t,主要产品有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和各种经济作物。有未利用土地24万hm2,其中宜农地3.33万hm2、宜牧地7万hm2。
  2交通优势
  鹤岗交通便捷,鹤伊、鹤大、鹤萝均为全封闭高速和一级公路,鹤岗距哈尔滨400 km,距佳木斯60 km,到萝北口岸60 km。铁路运输为哈尔滨铁路局绿色战略通道,畅通国内各地,名山口岸为国际通用港。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行驶5 000 t级船舶,能以较近的距离、较低的运价进入日本海,实现对日本、韩国的江海联合运输。项目区分布在市郊、鹤大、鹤萝、萝绥公里延线上,实施便利,辐射能力强。
  3气候资源优势
  鹤岗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气候变化特点是冬长夏短。根据本地多年气象资料分析,平均气温3.6 ℃,每年7—8月最热,最高气温37.7 ℃,1月温度最低,最低气温为-38.8 ℃;多年平均≥10 ℃有效积温为2 550 ℃,多年平均日照为2 540 h。本地区春季气温上升快,一般3月上旬冰雪开始融化,土壤在3月下旬开始解冻,4月4日前后能稳定地通过0 ℃;9月进入秋季,气温下降急骤,变幅也较大,9月22日前后有初霜,10月底开始结冰,夜冻昼融,11月8日前后开始封冻,进入冬季,冻层深度在1.4~2.0 m,结冻天数为190 d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135 d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 mm,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70%,暴雨多发生在7—8月,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大暴雨集中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0~730 mm。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经济基础优势
  2008年鹤岗市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农业增加值16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0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630元。近年来,鹤岗市积极发展非煤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全市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加工、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具有较好的规模发展基础。
  2008年区域内粮食产量达到295万t,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7.47万hm2,产量达到140万t,大豆播种面积11.80万hm2,产量25万t,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水稻总产量130万t左右。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迅猛,以三江平原米业集团、黑龙江泰丰粮油食品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水稻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鹤岗市粮食加工业的主力军。目前,全市水稻、玉米、大豆加工企业达135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6户、省级7户、国家级2户,年加工能力达700万t以上。水稻加工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1.8亿元。三江平原米业集团“三江平原”牌大米是中国米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泰丰公司生产的“梧桐牌”大米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国家7个大米名牌之一。
  近年来,鹤岗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蔬菜生产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为保证市民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市政府大力扶持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了规模化蔬菜生产区5个,其中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个,县区实施了蔬菜棚室建设补贴政策,温室补助3元/m2,大棚补助1.5元/m2,促进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大力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实施无公害和绿色蔬菜发展战略,推广节水滴灌、气体施肥、生物防控、储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引进蔬菜新品种,推进“一村一品”蔬菜生产格局,引导蔬菜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推进蔬菜加工业发展,畅通蔬菜销售渠道,扶持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和加工厂,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菜农销售管理费等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市蔬菜生产面积8 000 hm2,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263.87 hm2,温室80.00 hm2,大棚183.87 hm2。建设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1个,蔬菜品种达到30余个。
  5双方合作优势
  台湾在农业技术、经营理念、资金、加工技术、国际市场网络上具有优势,通过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为加强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条件,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创业园拟建于鹤岗市郊区、萝北县及绥滨县境内。郊区和两县、周边农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多。由于处于农业生产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剩余农民劳力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可为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建设提供劳力3万人。鹤岗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粮、油、肉、乳等行业加工规模在黑龙江省排名前列,专业技术队伍及熟练工人数量众多,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可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由此,鹤岗市有关部门多次与国家台办等部门沟通协商,开展农业交流合作并邀请台湾企业家考察团来鹤岗实地考察,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符合双方共同愿望,2009年应台湾客商邀请鹤岗市政府和企业相关领导到台湾实施考察,经双方充分论证和洽谈认为在农业种植和产品开发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6

参考文献


  [1] 刘凌平,钟仁生.武平县加快推进闽台农牧合作创业园建设[J].红土地,2009(12):56.
  [2] 谭海森,樊林生,高军.浅谈鹤岗市区水文地质条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2):167-168.
  [3] 李德,矫日洲.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鹤岗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8):57-58.
  [4] 孙先伟,刘鹏.对鹤岗市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农村小康的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8(8):6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