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131 日期:2024-06-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阐述了棉花田间栽培技术,包括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不同时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为棉花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田间管理;蕾期;苗期;花铃期;吐絮期
  
  1苗期管理技术
  1.1主攻目标
  改善生育条件,在早苗、全苗的基础上,促进壮苗早发,为夺高产打基础。
  1.2管理要点
  1.2.1 间苗、定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或移栽,齐苗后间苗,三片真叶前后定苗,间定苗时,应做到留壮苗健苗,去弱苗病苗[1]。
  1.2.2中耕、松土、除草。苗期加强中耕松土,是促进壮苗早发的关键措施。要早中耕、勤中耕,近苗横竖中耕,使棉田保持土松草净。
  1.2.3早施轻施苗肥。苗期虽然吸肥量不大,但对肥料比较敏感。因此,必须早施、轻施提苗肥,以利于培育壮苗,增强棉花抗逆能力。如果苗期施氮肥过多,就会使茎叶生长过旺,造成棉苗旺长,影响果枝花芽分化,延迟现蕾,所以苗肥要轻施,可追施标准氮肥100~150 kg/hm2或尿素50~60 kg/hm2。缺磷的棉田宜在定苗后4片真叶时施用磷肥,以促进根系生长。
  1.2.4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棉蚜、蓟马、红蜘蛛等。应认真观察,及时用药防治。
  2 蕾期管理技术
  2.1主攻目标
  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蕾期要求以发为主,发中求稳,实现发棵稳长。“发”是为了发挥个体生产力,搭好丰产架子,是高产的基础。“稳”是运用促控技术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花蕾脱落,是高产的保证[2]。
  2.2管理要点
  2.2.1及时整枝。叶枝由顶芽生长而成,生长势强,有抑制果枝生长的作用,影响通风透光,整枝主要是去叶枝和抹赘芽。现蕾时应立即将果枝下部的叶枝除掉,及时抹去赘芽,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蕾铃发育。要做到去早、去小、去了,以“芽不过指,枝不过寸”为宜。
  2.2.2加强中耕、培土、灭草。棉花蕾期根系生长过快,需在行间深中耕,拉断表土层的侧根,促进根系下扎,实现发棵稳长。高肥水棉田长势过旺,则要采取一侧近苗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旺长,以利稳长,中耕结合培土,以利雨季排水和遇旱灌溉,既可灭草,又能增强棉株抗倒伏能力。
  2.2.3稳施巧施蕾肥。棉株现蕾后,既要满足根茎叶生长对氮素的营养需要,又要使棉株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贮藏在茎内,以满足开花结铃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氮素肥料的供应要适量。若供应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群体过大,棉田郁蔽,不能满足开花结铃期所需要的养分,会引起蕾铃严重脱落;若氮肥不足,发棵差,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不能满足果枝和花蕾生长的需要。因此,蕾期施肥必须掌握稳施、巧施的原则,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壮株足蕾,有利于棉花的高产。肥料施用种类和用量视棉苗而定,旺苗少施,弱苗多施,以蕾施花用为目的。最好深施在10~13 cm土层以下,距苗10~12 cm左右,切忌浅施,以免中耕时,把肥料翻上来。
  2.2.4适时浇水。棉花进入蕾期,气温逐渐升高,棉株生长较快,耗水量增加。而此时一般雨水偏少,土壤水分常常在适宜范围以下,如不及时浇水,则会直接影响到棉花生长发育。所以要适时适量浇水,做到头水隔沟小浇,浇后松土保墒,切忌大水漫灌。
  2.2.5防治病虫害。蕾期防治的病害以黄枯萎病为主。虫害有棉蚜、棉铃虫、盲蝽象、金刚钻、红蜘蛛等,应注意用药及时防治。
  3花铃期管理技术
  3.1主攻目标
  应在前期早发、稳长的基础上,实现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增加铃重,使花铃后期早熟不早衰或不贪青晚熟。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2管理要点
  3.2.1重施花铃肥。施肥的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棉株的长势情况和土壤肥力来决定。土壤肥力高、长势好的棉田适当晚施,长势偏弱的棉田要早施、重施[3]。一般掌握在棉株下部已坐住1~2个大桃时施用。一般高产田块需施标准氮肥150 kg/hm2左右,最好离棉株基部15~20 cm处深施。
  3.2.2补施桃肥(又称盖顶肥)。打顶后,顶部果枝仍在现蕾开花结铃,中下部棉铃正在发育生长,为了防止棉株早衰,争取多结桃,增加铃重,还可根据后期长势,酌情根外喷施盖顶肥。花铃期施肥量大,植株长势偏旺的可少施或不施,以防棉花贪青晚熟,降低品质,一般在立秋后施标准氮肥75 kg/hm2,最迟不得晚于8月10日。棉株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对早衰棉田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
  3.2.3整枝与化调。①打顶心。棉花主茎具有顶端生长优势,适时打顶,可以打破棉花顶端生长优势,控制棉株纵向生长,调节棉株体内养分向蕾铃输送,减少蕾铃脱落,控制株高,减少上部无效果枝。“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中等密度与肥力的田块,可在7月下旬打顶,肥力条件较好,长势偏旺的可在立秋前后打顶。打顶的方法,以打去一顶一叶为宜。②打边心。主要是控制棉株横向的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蕾铃,有利于多结桃,结大桃,促进早熟,增加铃重,减少烂铃和病虫害。一般棉株下部的果枝可留2~3个果节,中部可留3~4个果节,对于棉株长势旺,果枝伸展长的可从下向上分批打边心。③摘除无效花蕾。棉株8月10—15日以后长出的幼蕾,多在9月10—15日以后开花,常年霜前来不及吐絮,所以在8月中旬以后应摘除无效蕾,以减少养分的消耗。④抹赘芽。花铃期生长旺盛,要随整枝随时抹掉赘芽。⑤化学调控。初花期用缩节胺(DPC)30 g/hm2加水45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盛花期用缩节胺(DPC)45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打顶后7~10 d用缩节胺(DPC)60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果枝顶端。宜在下午喷施以塑造合理的高产株型。
  3.2.4抗旱排涝。花铃期棉株生长旺盛,气温高,蒸发快,土壤易缺水,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及时灌溉,一般以傍晚或清晨为宜,不能在中午高温条件下灌水。暴雨过后,要及时清沟排涝,以减少烂铃发生。
  3.2.5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是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红铃虫等,病害主要是红叶茎枯病,需及时用药防治[4]。
  4吐絮期管理技术
  4.1主攻目标
  促进棉花早熟,保根保叶,防止棉花早衰,减少烂铃,增加铃重,达到棉花早熟高产优质和丰产丰收的目的。
  4.2管理技术
  4.2.1防涝抗旱。认真做好防涝抗旱工作,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养根防早衰。
  4.2.2根外追肥。棉株吐絮后,棉叶中含氮量减少,叶色变淡,叶片功能减弱,需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利于合成较多的有机养料以供棉铃发育和充实增重,可用2%尿素、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4.2.3喷洒催熟剂。由于后期低温,使一些棉铃不能正常吐絮,为加速棉叶中养分向棉铃的输送,促进棉铃加速成熟,喷洒催熟剂乙烯利,喷后可加速棉铃的脱水开裂吐絮,促进成熟。可与严霜前15~20 d,用0.1%乙烯剂750~900 kg/hm2喷施,要求每个青铃都着药,以提高催熟效果。
  4.2.4适时收花。棉铃吐絮后必须适时采收。一般棉铃开裂后5~7 d采收最好。做到晴天快拾,雨前抢拾,阴雨天不收,露水不干不收。收花时要坚持好次分开,做到精收细拾,不漏棵,不漏朵,不留瓣,不带碎叶杂质,以利于提高纤维质量和品级。
  
  5

参考文献


  [1]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冀东滨海盐咸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
  [2]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26-128.
  [3]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4] 谢周峰.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7):2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