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苦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福安市溪潭、康厝等乡镇立足城效优势,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中,充分利用冬闲田,积极推广粮经轮作新模式,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在耕作制度上探索出苦瓜—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每年种植面积达400 hm2,其中苦瓜平均产量达23 025 kg/hm2,产值60 900元/hm2,纯收入33 150元/hm2;水稻平均产量8 700 kg/hm2,产值16 050元/hm2,纯收入5 550元/hm2。2项合计平均产值76 950元/hm2,纯收入38 700元/hm2,取得了粮经双丰收。
1种植模式
苦瓜—水稻种植模式具有种植季节长、耕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苦瓜收获后种植水稻,为后季水稻的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和物理性状都有较好的改善,能使后季水稻发挥增产潜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当前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苦瓜播种期安排在2月上旬,采用塑料薄膜小棚酿热物温床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收获,6月下旬收获结束;水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插秧,10月中下旬收获。
2苦瓜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选用市场适销,耐热性强、耐湿、耐肥、高产优质的品种[1]。主要以“台湾翠玉”为主,搭配品种选用“碧玉二号”、“神都三号王”等。
2.2整地作畦
水稻田经过冬翻晒白后,再进行精耕细作,形成深厚疏松的耕作层,整成畦宽150 cm、畦高25 cm、沟宽30 cm,同时挖好环边深沟和中心十字深沟,形成畦沟对深沟,沟沟相通,利于排水防洪。
2.3苗床准备
播种地块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菜园地作苗床,采用塑料薄膜小棚育苗,苗床规格采用半地下式,床宽1.3~1.5 m,床高30 cm,床坑底部中间略高,两边按一定的弧度倾斜,使床内各部位温度均衡,在坑内垫1层稻草再用猪粪尿浇湿,然后分层填入新鲜垃圾等踩实,总厚度约20 cm,湿度标准是脚踩在酿热物上可以看见水即可,当酿热物填充后2~3 d、温床温度升到50 ℃左右时,铺上培养土,厚8~10 cm,即可播种。
2.4播种与育苗
由于苦瓜种子壳硬且厚,吸水慢,需要对种子进行“人工破壳”,并要进行保湿适温催芽,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后要覆盖1 cm厚的湿细土,盖好稻草保湿,并在播种畦内设立小拱棚,增温保湿,使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 ℃、夜间保持在15 ℃以上。苗床水分过干时要揭膜洒水,采取“控湿不控水”的原则,出苗后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0~25 ℃,夜间13~15 ℃,使幼苗健壮生长。之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定植前几天把棚膜全部掀开,进行炼苗[2]。
2.5 适时定植
移栽期一般安排在3月中旬,选择晴天抢栽,移栽时将大小苗分开定植,并及时浇水定根,定植后畦面覆盖地膜,打孔露苗,从而提升畦中温度和保持适当湿度,促进早生快发。一般定植1.80万~1.95万株/hm2左右,用种量为3 750~4 500 g/hm2。
2.6肥水管理
开沟整畦前,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45 t/hm2,整畦后再沟施三元复合肥450~600 kg/hm2于畦中央,然后进行肥沟覆土。定植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几天后及时深中耕,保墒并提高地温。定植活棵后施1~2次保蔓肥,一般用10%稀薄腐熟人粪尿浇施,隔10 d后第2次浇施。开花初期,施好保花保果肥,用复合肥225~300 kg/hm2进行株间追肥,采果后每隔10~15 d追肥1次,每次施复合肥75~150 kg/hm2。进入盛果期后,每隔8~10 d喷1次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持续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中后期要求土壤湿润,如遇干旱,每隔5~7 d灌沟水或及时浇水,遇连续下雨天气,应清沟排渍,保根保叶,保持旺盛苗稼,提高产量与品质,以防早衰。
2.7科学整枝
根据品种的结果习性进行整枝,对主蔓与侧蔓均可结果的品种,选留中部以上的侧枝结果,每株中部侧枝留3~4条壮枝。对主蔓结果为主的品种,应及时把基部侧枝全部摘除,留中部健壮侧枝1~2条,保持合理的蔓叶数量,提高光合能力。苦瓜在施肥充足而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分枝生长迅速,应及时摘除多余枝蔓,以利通风透光。
2.8病虫害防治
苦瓜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和瓜绢螟。农业防治主要是推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及时清洁田园等。化学防治方面,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3%金雷多米尔6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发病盛期应在用药后隔7 d再次用药。白粉病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瓜绢螟在幼虫2龄期喷10%氯氰菊酯1 000倍液,或2.5%功夫菊脂乳油3 000倍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水稻栽培技术
3.1选用良种
选用生育期适中的水稻新组合[3],如两优培九、天优3301、Ⅱ优航2号、特优175等。
3.2播期安排
苦瓜采收期一般为5—6月,水稻播种期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秧龄25~28 d,播种时要求稀播匀播,一叶一心期适时喷施300 mg/L多效唑溶液,以控长促蘖,增加秧龄弹性。
3.3适时早插
苦瓜采收后,立即整理菜园、灌水溶田,及时进行插秧,一般插秧期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延长水稻大田营养生长期,积累更多养分,在9月20日之前安全进入齐穗,避免9月下旬的秋寒影响,提高单产。
3.4合理施肥
移栽后5~6 d,结合使用除草剂施好活棵肥,早施分蘖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率,中后期适施穗粒肥,达到壮秆大穗,提高粒重。
3.5水分管理
坚持早控苗、早搁田,及时搁田利于“中群体、壮个体”,当苗数达270万株/hm2(一般插后20~23 d)时,进行排水烤田,中后期保持干湿交替,为穗大粒多青秆黄熟打好基础[4]。
3.6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适期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当达到病虫防治指标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努力减少病虫害损失。
4
参考文献
[1] 贾东生.苦瓜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8(5):7-8.
[2] 陈霞.夏秋苦瓜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8(6):36-37.
[3] 何兆琴.粳稻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及调控新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114-115.
[4] 陈书强,金峰,王嘉宇,等.两种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的比较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23(2):1-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