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织金县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介绍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提出管护措施,以期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概况;管护措施;贵州织金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好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扶贫开发,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4]。
近年来,织金县委、县政府为确保退耕还林实现“退得下,种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着力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项目,已取得明显成效。
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退耕区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生计问题为重点,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目标,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为重点,优先解决退耕农民的吃饭、烧柴和增收问题,统筹发展任务,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实际,合理确定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建设项目的内容和规模,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和支持措施。三是远近结合,综合整治。从改善当前退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手,结合退耕还林地区长远规划,整合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1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织金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实施进展顺利,至2007年底,全县完成工程造林2.31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8 406.67 hm2,荒山造林1.45万hm2),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16 102.66万元。
2.2相关部门协调实施,确保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为扎实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织金县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有关乡(镇)和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保证各个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在项目实施中,县发改局负责项目专项资金综合协调和管理,负责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参加项目的检查和验收;水保办负责组织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沼气池、节煤、节柴灶等农村能源建设;乡(镇)负责组织实施生态移民建设;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用材林、经果林、薪炭林和补植补造等项目建设;畜牧局负责组织实施牧草种植、棚圈建设项目;农办负责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负责实施劳动力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培训中心);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管使用;监察、审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检查和监督等。有关乡(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项目的实施,认真召开群众会议,宣传有关政策,同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和监督,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困难。
各类建设项目均以村为单位,将项目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及受益农户情况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项目建设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把工程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广大退耕农户;中央补助资金投资形成资产的权益落实到退耕农户,不向承包大户集中倾斜;农民培训受益对象主要为退耕农户。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工程管护措施
3.1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模式,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管好用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设施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工程运行管护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5-6]。农户自建和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农户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
3.2加强建设管理,完善和推广招标采购工作
根据巡回监理和受益农民跟班监督等好的做法和经验,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设计和专业施工队伍,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切实提高建设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勘察,并且实行项目建设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各级筹集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资金,由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管理办法,制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中、省、地补助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严格进行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力度,项目完工后由县(市、区)审计部门及时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转移项目建设资金。
4
参考文献
[1] 王海秀. 德令哈市退耕还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9(4):80-81.
[2] 赵惊奇,余海燕,高启平,等. 完善海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对策与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08(6):97-99.
[3] 陈昭国,官康国. 资中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2):102-104,93.
[4] 龙廷位.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18-21.
[5] 张洪明,周述祥,兰立达.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的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09(4):61-64.
[6] 杨小兰.巩固广西退耕还林成果的探索[J].广西林业,2008(6):21-2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