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现状及建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109 日期:2024-06-07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预报已经开展7~8年。水产养殖病害的的监测预报,为渔业生产中的病害预防及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早期预防信息;同时,水产养殖病害的测报也符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原则,因此目前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已成为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2]。经过多年的病害监测预报,我国的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有所下降,这说明了我国的病害测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近,笔者对皖北13个县(区)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现状
  经调查,13个县(区)参与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人员共15人,均为具有助理以上的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3人,助理工程师8人,工程师7人,具有中专学历的2人,专科学历的9人,本科学历的4人,每个病害测报员基本上都能够独立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其中有7人参加过省、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短期培训,有4人持有水生动植物检疫执法证。在调查的13个县(区)中,具有独立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实验室的县(区)共有4个(其中2县有国家投资建设的实验室),这4个具有独立病害监测实验室的县(区)基本上配齐了病害测报的基本仪器设备、药品,如电子显微镜、水质多参数分析仪等。在这13个县(区)中,有5个县(区)没有任何测报仪器设备,4个县(区)仅有普通显微镜和水质分析仪器。在所调查的13个县(区)中,共设置病害测报点20个,测报面积共140 hm2,测报种类有鱼类17种,分别为草、鲤、锦鲤、鲫、鲢、鳙、异育银鲫、鳊、鲂、青、金鱼、黄鳝、泥鳅、胡子鲶、黄颡鱼、乌鳢、鳜;甲壳类3种,其中虾类为淡水小龙虾、青虾,蟹类为河蟹、青蟹;两栖爬行类1种,为中华鳖。从开始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以来,13个县(区)共监测出发病品种13种,其中鱼类发病品种10种,甲壳类发病品种2种,两栖爬行类发病品种1种;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共14种,其中病毒性种类2种,细菌性种类6种,真菌性种类2种,寄生虫性种类4种。近几年来,所调查的13个县(区)的平均发病率为18.5%,死亡率为3.9%,并从病害监测以来,测报点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人员的实验室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在所调查的13个县(区)中,共有从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人员15人,尽管都具有助理级以上的技术职称,但仅有7人参加过省、市级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培训,持有水生生物检疫证的仅4人。因此,大部分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实验室操作能力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大部分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所调查的13个县(区)的实验室情况中,具有独立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实验室的县(区)仅有4个,有5个县(区)无任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仪器设备,4个县(区)仅有普通显微镜和一般的水质分析仪器。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基层的病害测报大都存在着无实验室和实验室设备条件较差的状况,至少在笔者调查的内陆皖北渔业欠发达地区是这样的。三是基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因基层病害测报中存在着人员实验室操作能力差,大部分测报县(区)存在着无实验室和实验室设备仪器不完善的问题;同时,测报点的设置也不尽合理,一些养殖水域长期作为固定的测报点,当年发病的水面,第2年必然会提前预防,这必然会导致测报水域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这些原因都必然导致基层病害测报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建议
  一是国家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创造条件,确保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公益工作,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建议各级渔业部门要对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人员予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近几年来,国家重点扶持建设了省、市及少数重点水产养殖大县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实验室,但对大部分渔业产值少、渔业欠发达的的市、县(区)的投入少,加大了水产养殖大县(区)与小县(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利于渔业的均衡发展。同时,县(区)级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作为最直接测报的基层单位,为各级渔业部门提供了第一手测报数据,因此基层县(区)级的水产病害测报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比省、市级的水产病害测报实验室的建设更为重要。国家应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投入,改善测报的“软、硬件”设施,确保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3]。二是国家建立全国性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通过专门的病害测报网络平台、测报软件系统,把全国所有的测报点连接起来,做到数据、资源、信息互通共享,共同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服务。同时,全国各养殖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水产养殖病害信息,为自己的养殖生产服务。三是进一步规范明确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4]。作为基层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应把养殖水域的水质监控、病害监控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加强水产苗种的检疫,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渔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普及病害预防和科学用药知识,大力提高渔业生产者的健康养殖技术水平,同时要认识到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也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
  4

参考文献


  [1] 宋余风,陈庆.基层水产病害测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5(7):48.
  [2] 孙涛.吴江市——水产病害测报网络的建设[J].科学养鱼,2004(1):47.
  [3] 寇景莲,郭福来,郭银环.承德市水产病害测报现状及今后规划[J].河北渔业,2005(1):46-47.
  [4] 江为民,周文,沈晔,等.2008年湖南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分析[J].内陆水产,2009(3):24-2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