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对抚远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103 日期:2024-06-07 来源:论文网

       作者:胡晓光 张志恒 管敬民

  摘要2009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较大面积的夏伏旱灾,对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分析了旱灾对抚远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干旱;农业生产;影响;对策;黑龙江抚远
  
  抚远县属三江平原开发区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冷,夏短热,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 ℃,年平均降水量在600 mm左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2万hm2,产量达33万t。自5月以来,黑龙江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其中,黑龙江省大部出现中到重旱,黑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甚至达到重到特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尤其是2009年5月,黑龙江大部区域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小值,而平均温度却历史同期最高,导致了严重干旱的发生。
  1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导致黑龙江大部土壤失墒加剧,发生严重气象干旱,呈现发展快、范围大、程度重三大特点。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有时伴有干风。在这种环境下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增加。即使土壤并不干旱,但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使得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受害;土壤干旱主要是土壤含水量少,水势低,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去补偿消耗,致使植物体内水分状况不良而受害;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造成植株体内缺水而受害[1-2]。进入2009年6月,抚远县自然降水量极少,旱情较为严重以来,部分地区持续晴热少雨,江河来水不足,土壤失墒加剧,旱情露头后迅速蔓延发展,不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夏伏旱。春季的环流变化是主导因素之一。5月,亚洲地区的大气环流以纬向型为主,冷空气活动不频繁,因而形成降水的条件较差。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干旱对抚远农业生产的影响
  抚远县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2万hm2,达33万t,2009年3月上旬以来抚远地区降水明显偏少,3月降水只有0.4 mm,为历年同期最低值。并且2008年冬季降水偏少,使得土壤底墒严重不足。进入5月,持续的严重干旱造成大田土壤墒情只在60%以下,并出现了干土层。此次干旱使得已播种的作物不能出苗,未播种的农民不敢播种。2009年5月以来,黑龙江大部持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干旱面积不断扩大。持续的干旱,严重影响黑龙江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2009年5月,黑龙江大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处于干旱状态。严重旱情对黑龙江春播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据悉,5月,黑龙江干旱使部分地区玉米、大豆播种受阻,导致播期延迟;已播作物出苗不齐,部分地区播后因干旱时间长,造成粉种甚至毁种;进入苗期的作物植株弱小,苗情较差;局部地区水田缺水严重,影响水稻移栽。黑龙江春小麦受干旱影响比玉米、大豆轻。但由于目前正值小麦分蘖期,干旱高温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小麦植株矮小,有效穗减少,局部地区小麦分蘖死亡甚至幼苗全株死亡;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未能及时播种小麦而被迫改种生育期较短的其他作物。
  3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强旱情的监测分析。通过卫星遥感、全省加密测墒、实地调查等形式,及时掌握和分析全省的旱情分布和发展趋势。二是进一步加强预报预测工作。充分利用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尽最大努力做到到点、到时、到量,重点做好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特别是第1场透雨的预报、预测。三是进一步做好人工增雨工作。充分利用黑龙江现有和空军支援的增雨飞机,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时机开展增雨作业,尽最大努力增加降雨量,并根据作业需要,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黑河等机场间互相转场。四是做好灾情的预评估工作。根据雨情和测墒结果,及时分析评估降雨量对缓解旱情所起到的作用、土壤喝水程度以及旱情可能对今年农业生产的影响等,为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制定抗旱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4]。五是建议上级气象部门派出气象服务小组赶赴旱情严重地区,对旱情进行实地、实时勘察,指导当地气象部门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并把各地气象站的土壤墒情观测结论进行对比分析,把分析结果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服务产品[5],逐步增强土壤墒情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确保抗旱气象服务工作早日取得胜利。
  4

参考文献


  [1] 卢建国,赵永宏.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2009(12):49.
  [2] 蒲昌权.渝东北地区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214-216.
  [3] 严华,董长海,乌力吉,等.2009年科左后旗夏季干旱灾害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94.
  [4] 金玲,王忠波,王玉.黑在江省干旱灾害问题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5):16-18.
  [5] 高育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90-91,10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