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被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绿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12种(类)可在沈阳园林中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概述了地被植物在沈阳园林中的应用原则与方式。
关键词地被植物;应用原则;方式;辽宁沈阳
沈阳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经过了绿化、美化2个基本阶段,目前正向生态化建设方向发展。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这是从其功能上来定义的,是个广义的概念。地被植物具有下列特征:植株低矮、丛生,抗逆性强,多年生,省工、省水,耐粗放管理,群体效果好,观赏效果优。地被植物包括低矮的灌木、藤本和宿根花卉等。地被植物养护成本低,种类繁多,选择性强,抗逆性强,综合性、立体性的配置可改善景观层次,满足公众对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因此成为生态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1-4]。近年来,沈阳园林中对地被植物的应用正在从品种单一、配置简单向多品种、立体化方向发展,地被植物在沈阳城市生态建设中正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沈阳地区园林常用地被植物
1.1景天类
景天类植物大多是优良的观赏植物,有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的特性。景天类植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一般株高30~50 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状。花期6—9月,有红、黄、粉等多种色彩。性喜阳光,耐半阴,在-30~-20 ℃的环境中仍可安全越冬。景天植物耐干旱,忌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景天花色丰富,株型丰满,是布置花坛、花境、道路隔离带绿化等的好材料,可用不同花色、叶色的景天搭配布置,也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使用。近年随着节约型园林与屋顶绿化的兴起,景天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沈阳可应用的有三七景天、八宝景天、佛甲草、卧茎景天、长药景天、德景天等近10种。
1.2石竹类
石竹为石竹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枝纤细、青翠,花朵有白、黄、深红、淡红、粉红、浓红等多种颜色,花期5—9月。其花朵紧密,花色丰富,观赏性强。石竹主要用于布置庭院、花坛、花境等,也用作镶边植物。石竹大面积栽培可构成五彩缤纷的园林景观。在有二氧化碳、氧化物、氟化物等有害气体的工矿区,石竹可减轻空气污染。沈阳市可以选择的品种有常夏石竹、兴安石竹、蓝灰石竹。
1.3绣线菊类
绣线菊类喜光,略耐阴。生长强健,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在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旺盛。可作基础种植,丛植或片植。金焰绣线菊,落叶小灌木,高30~50 cm,叶色富于变化,新叶红色,夏季叶绿色,秋叶紫红色。花蕾及花均为粉红色,伞房花序。耐寒,耐修剪,抗病虫害及抗污染能力强。花后剪除残余花序可继续开花。 金山绣线菊,春天发芽时,新叶黄色,展开后渐变为淡黄绿色,秋叶霜打后变红,其他同金焰绣线菊。日本绣线菊,落叶灌木,枝开展,单叶互生,叶背略带白粉。花期6月,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花粉红色。
1.4鸢尾类
鸢尾,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粗壮、肥大,鸢尾类春季萌芽生长较早,株高30~50 cm;花莛自叶丛抽出,高出叶面,每支有花1~4朵;花色变化大,有白、黄、淡蓝、淡紫或紫红等颜色,花期5月。耐寒、喜阳光充足及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鸢尾适于花坛、花境及庭园种植。常用品种有德国鸢尾、紫花鸢尾。
1.5萱草类
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花茎由叶丛抽出,呈圆锥花序,数朵出于顶端,花黄色,5—7月开放。喜温暖潮湿,对环境要求不严格,耐半阴。萱草栽培要求种植在排水良好、夏季不积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萱草可用来布置各式花坛、马路隔离带、房前屋后、疏林草坡等,亦可利用其矮生的特性大量用作地被植物,是优秀的园林绿地花卉。金娃娃萱草近年在沈阳地区表现出良好的特性,应用较多。
1.6福禄考类
锥花福禄考,多年生草本,顶生圆锥花序,花色有粉紫色、白色、紫色、红色等,花期6—9月。喜冷凉气候,耐寒,忌夏季炎热多雨,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在贫瘠土壤、排水不畅处生长不良。丛生福禄考,花有紫红色、白色、粉红色等,株高8~10 cm,枝叶密集,匍地生长。叶针状,簇生,叶与花同时开放,丛生福禄考以其花期长、绿期长为特点,是优良的花境及岩石园材料。
1.7荷兰菊类
荷兰菊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该花须根较多,有地下茎,茎丛生多分枝,高60~100 cm,花蓝紫色,花期9月。耐寒力较强。栽培品种大花荷兰菊花密集于分枝顶端,呈头状花序,花径2.5~5.0 cm,玫瑰红色、水粉色、深红色等,沈阳地区的花期是8月中下旬开花一直到10月。荷兰菊喜阳光充足,耐寒,适应性强。喜湿润肥沃的砂质土,生长期内可粗放管理。适时摘心是保证花头紧密和适时开花的重要管理措施。园林中用来布置花坛、花境。目前,沈阳园林市场主要应用品种为大花荷兰菊。
1.8地锦类
地锦,落叶滕本,分枝多,具气生根;适应性强,既喜阳光,也能耐阴,对土质要求不严。地锦主要用于园林和城市垂直绿化,近年来被应用于立交区作坡地地被,特别是坡度较大其他护坡地被难于应用时,地锦起到较好的绿化作用。常用的品种有五叶地锦和三叶地锦。
1.9玉簪
玉簪,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 40cm,叶基生成丛,具长柄,弧形脉,顶生总状花序高出叶丛,花白色、蓝紫色,管状漏斗形。玉簪花、叶均美,且喜阴,园林中可配置于林下作地被,或栽于立交桥下、建筑物周围蔽荫处。沈阳市常用品种有玉簪、东北玉簪。
白三叶植株低矮,茎匍匐,具有很强的侵占性。头形总状花序白色,于夏秋两季陆续不断抽出花序。沈阳地区花期可达150 d左右,每1 m2可陆续开花近300株。种子成熟后具有自播繁衍能力。白三叶适应性强、具根瘤、可固氮,对土壤要求不严。白三叶不耐践踏,因而以观赏为主,能耐半阴,可应用于楼房北侧。沈阳地区适于应用的品种为瑞文德、那努克。
1.11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落叶灌木,春开黄花、秋缀红果,叶色全年紫红或鲜红。耐寒、耐旱,喜阳光充足且凉爽湿润的环境。多用来修剪模纹。
1.12砂地柏
砂地柏,匍匐常绿灌木;枝密,斜上展,小枝细。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涝。生长较快,栽培管理简单。其适应性较强,宜用于护坡固沙,作水土保持。
2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
2.1适地适树,运用生态学观点进行配置
不同的地被植物适合于不同的生长环境。根据地被植物的适应性进行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栽培条件差的地方,如土壤贫脊、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大面积整地、需要固土护坡的地域或地段,应该选择适应此类立地条件的地被;养护管理不方便如水源不足的地方,选用耐干旱、覆盖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的地被很适宜;杂草猖獗的地方,可利用适应强、生长迅速的地被植物人为建立起优势种群,抑制杂草滋生;立交桥下、楼房北侧等光照不足地点,应选择耐阴地被植物。
2.2 使用目的和经济效益兼顾
出于衬托景物的需要,如在雕塑、溪边、花坛花境镶边等主要景点处,可用地被植物加强立体景观效果;小面积的局部种植时,可以突出多样性和特殊化,根据周边环境风格使用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植物,增加观赏性。大面积应用时,尽量用大众化和经济的植物材料。
2.3 注重季相景观效果,并强调与周边环境搭配和谐
地被植物常以配景、作主景底色形式出现,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如落叶乔木下种植常绿地被,常绿乔木下种植落叶灌木等可保持景观的持续性。植物高矮与附近的环境比例关系要相称,矮型建筑物适于用匍匐而低矮的地被植物,高大建筑物附近,可用稍高的地被;视线受约束或小面积区域,要避免杂乱无章的配置。
3地被植物的应用方式
3.1建造规则景观
在园林中规则景观强调整一、秩序、均衡,装饰性强的地被植物不同的叶色和质感可组成各种图案、线条、字形、花边或动物造型。用地被植物配置出精美的几何图案和色彩变化,可形成节奏韵律感,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3.2形成开敞空间
地被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建筑物前的广场和公园用地被形成开敞、空旷的空间,给人辽阔的视觉感受。现代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林立的高楼常常使人们需要有开阔的地带释放情绪,阔朗的空间、绿色的植物可以平复人们焦躁的情绪,地被植物是形成开阔绿色空间的主要生态型材料。
3.3丰富园林景观
在林缘地带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不仅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加景观深度感。地被植物与园林建筑及景石、雕塑、指示性标志等园林小品相配置,可丰富构图、增添景观活力。小区内沿着园路成片群植或仅在路缘栽种地被植物,可形成色彩丰富的花境;各楼间采用不同地被造景,形成楼群间的不同地物标,使住宅的家园感更强烈。在池塘、河岸、坡地种植地被植物,不仅可以防止雨水冲刷,保持水土,而且可以丰富坡地景观。
4
参考文献
[1] 顾斌.宿根花卉造景艺术与原则[J].园林,2002(5):30.
[2] 杨志泰,俞继红.多年生花卉的配置应用[J].园林,2001(10):17.
[3] 王栓明.城市色彩与城市美化[J].城乡建设,2002(3):34-35.
[4] 傅世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