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社会负效应对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第一,这是由社会这个大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完全良好的正面信息。(二)市场经济的弱点暴露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这一点尤其不能忽视。市场在与社会主义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秩序实现是逐步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矛盾,并且会牵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重功利,势必导致精神产品的世俗化;由于金钱与其它物质形式对人的刺激,市场变成一种诱惑,利欲的驱动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切向钱看”等思想抬头。在经济行为、经济活动往往与政治、权利、超经济强制手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情况下,利益往往驱使权利走进分配领域,并进而变成产生腐败、贪污之风的温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使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结构失去原有平衡,发生变裂、流动、重构,走向复杂和混乱;市场自身的自发性,使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出现假冒伪劣、敲诈勒索、垄断经营、敷衍霸市、违法乱纪等现象。
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认识上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1)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注重正面引导,忽视甚至回避一些敏感问题,对一些社会的负效应,没有给予及时正确引导;(2)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社会经验、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容易产生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认识上的错误。
第三,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滞后,致使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难以真正实现。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目标过高等。只有构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体系,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舍此别无它途。
面对社会的负效应,尽管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可推卸,要较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负效应给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影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坚定对所教理论的信仰,并通过教师的语言、体态、手势等手段和情感点拨、心理暗示、激励引导等多种形式,结合课程内容,构成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2、行动上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教师的言行应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
3、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讨论,通过情景教学,注重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4、充分发挥校园隐性课程的作用。拓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利用黑板报、学生守则、校园阵地等形式,发挥其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功效,消除社会负效应给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