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教学,重现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新精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481 日期:2024-02-14 来源:论文网

打破传统教学,重现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新精彩打破传统教学,重现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新精彩

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查阅大量参考书与收集试题上,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我认为新教材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是复习知识的过程;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我们认为整理与复习课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引导学生恰当地实施整理方法和途径,实现知识复习与应用。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从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知识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整理与复课的有效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的良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情境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与复习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炒剩饭”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热情显得很重要了,所以我们在课的开头就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
  如在“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节中,可用信息报道的形式提供下列信息: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我国总人口数为12950000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44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阅读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2.重视学生自主梳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
  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割补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这样,学生的梳理结果就出现了按平面图形的种类整理和按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整理等不同形式,凸现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这里,以学生“理”为主,教师“引”为辅,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的一个个零散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再如:“倍数与因数”中包含有“自然数”、“整数”、“质数与合数”、“偶数与奇数”等十几个知识点,要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上课的失误、作业的问题、思维的疑难等方面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兼顾个体与整体
  教学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教学中既面向学生全体又尊重学生个体,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意练习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到既要有平均水平的练习,又要有适合差生和优生各自发展的题目, 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在新教材的教学中,由于注重学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而疏忽了学生的个体习惯和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实现兼顾个体与整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师生互动和内容的分层,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设计“量的计量”的巩固提高练习时,首先,教师可编写一篇数学日记,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读中纠错。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接着,教师可续写数学日记,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量的计算。这样难度自然又增加了,绝大多数学生能解决问题,少数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外,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4.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5.评讲要准确
  评讲试题,有的放矢。应做错题统计或抽样统计,评讲时,重点题,高错误率题引伸扩展,次要题,个别错题不讲。更不可照卷宣科,以免费时劳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数学知识的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整理与复习教学要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式教学,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生活,体现整理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复习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