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效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469 日期:2024-02-14 来源:论文网
<

浅析如何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效果浅析如何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效果

strong>【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艺术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钢琴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过程,是一种人类自身的文明教育。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学生想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效果,应该熟练地掌握弹奏技法,充分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辅以演唱掌握音乐作品的旋律,依托想象再现音乐家思想、民族风格、生活场景,巩固钢琴演奏能力。
  一、掌握基本弹奏技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钢琴演奏的基础
  1.认清事实,明确目标: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技法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符合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技法学习目标,激励每个学生积极、自主地训练,并持之以恒。2.重视钢琴演奏基本功的训练:这一教学环节要从最基本的坐姿开始,教师教育学生要在身体放松、高度协调的状态下进行演奏,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学生在演奏中出现的技法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用有效方法与措施,纠正与指导学生在演奏中出现的技法错误,使学生形成正确、熟练的钢琴演奏习惯,为学生自如地表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3.正确的读谱:提到正确的读谱,许多学生都只是注意音高、节奏的正确。而事实上除这两者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标记,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乐曲的理解、表现以及风格的把握。例如,音乐术语提示了乐曲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是快板还是慢板或行板,这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不同的速度变化直接影响乐曲的效果力度标记,像p、pp、ppp、f、ff、fff等记号之间的力度区别,<与>渐强渐弱的幅度差异,同样关系到了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再如指法问题,如果平时不重视谱中的提示,而是随意地、不固定地选择指法,一旦进入考场、舞台这些特定的环境中,由于平时的记忆不一致,稍有点紧张就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演奏失败。所以,弹奏者在摸谱之前,应先认真读谱,不放过作曲家标示在谱面的任何记号,同时抓住音乐的基本情绪,尽最大可能表达出作品的本意。4.钢琴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是钢琴教学的一项重点且十分棘手的问题。视奏是钢琴弹奏的基本功,也是学生赖以检验习题和创作、博览钢琴音乐文献的主要手段。如果不能视奏,处处都依靠背奏,那么他的钢琴学习能力就会十分有限,他的音乐视野就会受到严重约束。因此,通过视奏教学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钢琴技艺是重要的,而且对他们音乐素质的发展,以及日后专业成就的形成都是重要的。钢琴教学,特别是对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钢琴教学,如果不把视奏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或者是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个重点,那就不可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是掌握钢琴演奏的前提
  1.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一首音乐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内心体验的再现或情感的表达,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作品内在的感情,演奏出来的音乐才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作者生活的年代、生活、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使学生对作品的相关情况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首先使学生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音乐作品。2.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教会学生倾听是感受音乐作品风格的最佳途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聆听自己的音乐,去努力分辨自己的演奏音乐是否优美,仔细感受声音的层次变化。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不同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例如,肖邦的优雅华丽,莫扎特的明朗纯净,李斯特的热情奔放等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把握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感觉,为其在演奏时更准确、细致地表现音乐做好准备。
  三、弄懂旋律走向,掌握表情记号弹奏是掌握钢琴演奏的关键
  旋律是音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部分,要表现好旋律,首先要准确地找到旋律的动向、形态。旋律的走向就和我们说话中的语气一样重要,有柔软细微的诉说,有激励昂扬的对话,钢琴音乐作品有很多的情绪表达。它们同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旋律的走向。乐段和乐段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呼应和对比,并不都是进行性的。在音乐中任何旋律的重复包括音型的重复,都力求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奏。拿到一首新的练习曲或乐曲,老师不要让学生急于弹奏,要先向学生认真分析乐曲中的旋律分句、乐句之间的呼吸地方起句在什么地方,换句在哪里乐句与乐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就像我们平时读文章一样,要搞清楚句头与句尾,有的句子字数较多,有的句子字数较少,这是由于表达句子的内容不同,我们不能主观地按字数去分句,而必须按句子的内容去分句。乐曲的分句同样要合乎逻辑,如果旋律的分句不对,就如同有些人说话颠三倒四一样,意思表达不清。所以,教师在教学伊始就要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分句,即使是最初级的乐曲和练习曲,也应该注意旋律的分句,坚决杜绝单纯地把音符一个一个砸出来的弹奏。
  四、合理丰富的想象是巩固钢琴演奏的手段
  想象,是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钢琴演奏是再现音乐家思想、民族风格、生活场景等想象的过程。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一些形象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演奏,引导并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来表现音乐,使音乐更加形象化,使作品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会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钢琴演奏的美好和音乐的美好。名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教授在《琴诀》中指出:乐在我心,情在我生。化情为乐,独籁冥听。心怀意象,始得乐魂。乐感的好坏,固然有天赋和才能的区别,但多半需要靠生活成长过程去补充营养,要多听、多看、多思,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年龄小、经历少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在练习乐曲中,自己找情节、想故事,老师做启发诱导。古典作品作曲家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很遥远,我们不必让学生完全按照当时人物和时代背景去刻板地理解当时的作品,而可以按照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学会想故事。例如我们在弹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把这首优美的乐曲献给关心自己成长的父母、老师,或帮助自己的同学、朋友,以这样的情节去体验演奏这首乐曲就会优美动听。在让学生弹奏练习曲时,也根据练习曲旋律提供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去充分地想象,例如:我们用放松整个胳膊和肩部产生的重量去弹奏每一个音,让学生体会均匀与安静的音阶美。我们用重量贯通到键上,手指触键动作快速而又放松富有弹性地弹奏,就能让学生体会清脆与饱满的音阶美。我们弹奏渐强时逐渐增强手指触键的力度,渐弱时在重量的基础上逐渐减少手指触键的力度,就能启发学生体会流畅与起伏的音阶美。我们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弹奏时都带着一种情节去练琴,首先自己就不会觉得枯燥,就有可能使兴趣变为乐趣,弹奏的钢琴声音也就不会苍白和干枯,就能使钢琴歌唱起来。
  

参考文献


  [1]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7.
  [3]怎样教孩子学好钢琴.
  [日]太田惠子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