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0023 日期:2023-08-2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是进行单篇教学,它讲究课文单篇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教师对相对独立的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单篇教学不易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也较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元整体教学顺应了讲究效率的时代潮流,较之传统的单篇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单元整体教学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意义深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效果 能力提升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迅速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且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语文课教学就是学完一课再学一课,被评价为“耗时多,效率低”,在新课改形势下,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想激活语文课堂,原有的教学形式需要有所改变和创新。现今的初中语文教材,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和文章体裁进行编排的,目的是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引导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基本上能够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每一篇课文的设计,而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整体设计,没有有效的利用课本的单元主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是欠妥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通过将教学资源围绕单元进行主题组织,能够符合课程改革要求,满足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要,又保证了学习者自主探究的需要。主题与教学单元对应,能够解决各种分散、单一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能够将资源与新课程标准联接;精简课程内容;展现学习的学科交叉性和拓展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投入;将资源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目标教学的优势呢?以单元达标为突破口,是语文课目标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单元达标整体优化与设计的理论依据目标教学的一个特点是以单元达标与课时(或课题)达标相结合为基本教学单位。单元达标的整体优化与设计既体现了这个特点,也是对掌握学习法理论的借鉴。美国教育改革家布鲁姆所实行的“掌握学习策略”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重视单元目标的制订和单元教材的整体设计,强调单元教学质量是学期学年教学质量的基础,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单元评价、反馈、调控,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单元达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中也有这样的论述:“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因此新一轮的课改形势下我们老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文的整体设计,单元主题教学做到事半功倍。
    单元教学是语文教改中绽开的一朵奇葩,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被介绍到我国之后,中学语文的目标教学随之应运而生,并越来越为语文老师所采用。可以这样说,目标教学是带有整体性质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单元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优化教学形式。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着“易教易学”的原则,将课文按单元编排。每个教学单元,既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小综合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普遍存在三个层次:从教读到自读,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内容丰富,安排科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又为我们进行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协同论是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基础上发展建立的“新三论”之一(还有“耗散结构论”、“突变论”),着重研究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协同论指导教学,就是要把握和处理教学中的种种关系,保证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驾驭学习能力、自主高效的学习者,做到边学习边创新,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
    在单元教学中,我进行了以协同论指导目标教学即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尝试。概括地说,就是从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出发,确立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认真考虑为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系统共同变化发展的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出发,认真地备好课,做到微观和宏观的协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也是把单元教学中的目标教学落到实处的前提。备课,我先着眼于微观,既对每学期所教的一册课文以及单元知识、作文、听说训练逐一加以浏览,又对一个单元的每篇课文反复钻研,了解学习重点,把握主攻方向,然后着眼于宏观,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参照单元前面的《单元教材支配表》等材料,确定这一单元的目标,进而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作通盘考虑,进行一个单元目标教学的设计,以体现从扶到放,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以知识为起点到以能力为终结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发挥能动性,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从学以致用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审视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必要的调整。这样,备课有整体性,目标有明确性,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做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协同。
    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抓住了大纲,自然纲举目张;课堂教学目标又应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抓住了课本,自然本固枝荣,尽管教材只是个例子。每个单元前的教学要求,则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目标。课文前提示的“学习重点”,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以及单元课文后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更细更实的学习目标,是实施重点学习目标的扩充和延伸。这些既定的目标,为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提供了量化依据,必须看得清抓得住,并据此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牢记大纲规定的这一个年级语文基础能力训练的总体目标,又扣住课文中体现大纲总体目标的具体目标,务使制定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度,既是在大纲统帅下的目标,又是符合课本要求的目标,以便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导向功能,对教学程序有调控功能,对减轻学生负担有调节功能。以便保证通过一个单元的目标教学,能够收到一个单元教学目标应有的效果,并一步步达到大纲规定的总体目标的要求。
    三、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设计好课堂结构,做到“主体、主导、主线”的协同。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或施教步骤,一般课堂结构,有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样的四个环节。
而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环节和结构的安排,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能动性、阶段性、层次性、方向性和创造性。很难想象用那种单一的不变的课型模式能完成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任务。在优化课堂结构时,要根据目标,统筹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等方面,关键在于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进而深化为一系列抽象思维,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益的信息传递。例如《一面》的第二课时,我的课堂结构是这样设计的:讲析《一面》中的三次人物外貌的集中描写和三次局部描写,经过讨论,归纳出人物外貌描写要明确目的、抓住特点、按照顺序三个注意点,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欣赏人物外貌描写的三个范例。进而讨论人物外貌描写是否有必要的三个例子,训练学生按一定的要求描写人物外貌。这堂课目标单一而集中,始终紧紧扣住主攻方向,从讲析到欣赏,再到讨论、训练,课堂结构设计得比较合理、科学,环环紧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协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地位出发,优化单元教学形式,做到听、说、读、写的协同。
    由于从事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有教师讲读带动学生自读的“教带”式,有“一次多篇”式,有“以练代讲”式,有“短文开路”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在教学中注意多加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单元整体目标教学中的这些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谓教无定法,而又教学有法,重要的是贵在得法。方式方法对了头,则事半而功倍;方式方法不对头,则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事与愿违。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提炼主题内容从课程内容上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学习目标更明确。
    所涉及的篇目可能同时有中外文章,也会古今同存。在一个单元内,学生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及不同时期的作品,可大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用性。文章内容丰富,适合使用不同板块来组织教学,能够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阶梯式学习需求。把一个单元有共性的文章,看作一个捆绑在一起的整体,教学时采用整体式教学,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单元整体教学,要弄清它和单篇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单篇教学要求教师对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教会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层次、思路和写作特点。而单元教学要把由同一类型的几篇课文组成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它既不能脱离单篇教学,也不是单篇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重视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共性,提炼主题内容。如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标题为“花之君子”,涉及篇目有《爱莲说》、《芙蕖》、《清塘荷韵》、《水龙吟》、《竹》等,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其特定的人格形象,这些篇目围绕植物美好的品格而说,围绕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而说,文章有古有今,有文有词,或描写、或叙述抒情,情景优美,意味深长。授课时,首先抓住这些植物所代表的共通的美好品性做贯通性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作家对美好品性的追求;其次,对比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从篇章结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通过比较使学生提升理解分析和阅读写作能力。单元整体教学,理论性、整体性、比较性都会加强。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情趣美。
    六、 连贯知识结构从学生角度来看,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
    单元教学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涉及的文章有《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和教学的需要,调整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讲一两篇示范课文,如《敬畏自然》和《喂-出来》,让学生先充分理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白人类与其他生物体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彼此是平等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讲解其他篇幅短小、内容简单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加深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并拓展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七、巩固教学效果从教学效果角度看,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提高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
    单元教学将内容相同的文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利于改变旧教法,创造新教法,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还可将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内容、能力,拓展到课外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要从社会教育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拓展延伸。所以,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后应开展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课外阅读中去,巩固教学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并加以提炼、分析和整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钻研同类课文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带路引导的作用。突出单元及教学目标的重点,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用“授之以渔”的理念,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训练目的来选择决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单元整体教学,可进一步提炼主题内容、连贯知识结构、巩固教学效果,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4年第4期,第17、18页
[2]尤克巴班斯基:《改进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
[3]孙建军:《对当前几种语文教学法的剖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10期,第80页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