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观察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87 日期:2025-10-0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总结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nosis Marneffei, PSM)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38例艾滋病合并PSM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过程。结果 34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好转出院,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结论 艾滋病合并PSM感染并非临床少见,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马尔尼菲青霉病;护理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cicillin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1],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染此病[2]。常继发于艾滋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受损。现将我科38例艾滋病合并PSM的临床特点、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31例,女7例,年龄21~66岁。工人3例,农民4例,居民无业31例。经静脉吸毒者15例,有性不洁史23例。

  1.2 诊断依据

  本组病例均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认HIV阳性,均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的AIDS诊断标准。PM感染相关检查:血液、痰液、脓液、粪便培养、骨髓培养或组织活检等支持PSM的诊断。

  1.3 临床特点

  本组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8.3~41℃,呈慢性病容,贫血外观,体重下降(较原来下降10%以上),皮肤弥漫性脐凹样改变,皮疹中间化脓溃烂、变黑、结痂20例,口腔念珠菌感染6例,恶心、呕吐5例,腹泻、解水样便(每天4~6次)3例,合并肺结核5例,弓形脑病1例,肝炎8例。实验室检查:血CD4淋巴细胞3~58个/μl,病毒载量(HIV-RNA)增高。

  1.4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抗PM治疗,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0.4g静脉滴注,伊曲康唑0.1g口服。给予抗病毒、抗炎、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对症等治疗及相应护理。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两性霉素B治疗20~25天PSM症状消失,34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因多功能衰竭死亡,2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20天后随访病人死亡。

  3 护理

  3.1 注重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除了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外,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有来自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压力(歧视和排斥等)、生活与情感压力、自我空间压缩、人格问题等,而患者对以往的性不洁或吸毒感到十分羞愧和后悔,加上对疾病知识普遍缺乏,表现出焦虑、恐惧、易激惹。故护理时我们把护理过程视为教育过程,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尊重患者,对患者承诺保守隐私,采用启发式谈话,不对患者的陈述作任何评判,掌握谈话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让其主动说出自已的想法,用真诚的态度、良好的言语去体贴关怀患者。帮助患者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并把治疗成功的人士介绍给病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去感染病人、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3.2 皮肤护理

  本组病例大部分有皮肤病变,皮肤呈脐凹样改变,中间化脓破溃、变紫变黑、结痂是青霉病的特征。护理不当可加重感染。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嘱患者穿干净、宽松的棉质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效果、皮疹大小和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溃烂程度、是否有疼痛及瘙痒,及时给予止痛、止痒。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如卧床病人给予垫水垫和协助翻身,防止加重感染和继发感染。

  3.3 用药护理

  本组病例均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该药副反应多,而且严重,主要包括寒颤、发热、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静脉炎等。因此在治疗前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介绍药物的作用、副反应及应注意的问题。从小剂量(一般成人每天5mg)开始,用注射用水作溶酶,稀释后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后视病情及治疗效果需要调至治疗量。在输液过程中滴速宜慢,时间≥5h,且最好现配现用并避光[3,4],同时采用深静脉输液(通常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有无副反应发生,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做好临床症状的护理

  ①发热的护理。本组病人均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3~41℃,护理上每4h测体温 1次,必要时随时监测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期出汗多及时给予更衣,并嘱多饮水。②咳嗽、咳痰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协助病人有效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或使用镇咳、抗炎、化痰等治疗。③恶心、呕吐的护理。病人呕吐时应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呛咳和呼吸道通畅情况,防止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记录呕吐时间、量、性质、次数,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④腹泻的护理。注意大便的次数、量、性质,有无腹痛,及时送检大便常规、培养,以确定原因。做好病人肛周皮肤的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大便次数多的清洗后用凡士林或金霉素软膏保护皮肤。给病人提供舒适的体位和休息空间,严重腹泻给予静脉营养。

  3.5 营养支持

  正确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可口富于营养的饮食,贫血严重、白细胞和CD4淋巴细胞减少明显者,遵医嘱输新鲜血或血浆、白细胞、红细胞、白蛋白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组20例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CD4淋巴细胞、白细胞、白蛋白明显上升。从而减少了再次感染的机会。

  3.6 做好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缺陷,易被各种各样的细菌感染。本组病例已出现机会性感染,CD4淋巴细胞低,故住院应住单间,室内空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地面、床头柜、床等每日用1∶200ml含氯消毒液拖擦2次。护理时应戴口罩、帽子、穿好隔离衣、戴手套,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病人用过的物品如衣、裤、被服、床单位装入防水的口袋中外加一布袋,并标明有传染性,经高压蒸汽消毒后再洗净,被血、体液、排泄物污染过的物品应进行集中消毒烧毁,病人出院后病房空气终末消毒,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熏蒸,严把一次性物品、注射器回收处理关,杜绝医原性传播。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做到稳、准,防止针刺伤。当进行有可能被血液或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如气管插管、插胃管等,应戴护眼镜。同时告知家属或陪护人员护理患者前后应消毒双手,如有皮肤破损应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4 体会

  PM系人类罕见的致病性双相青霉菌[5],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易于感染。目前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合并PSM也随之增多,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AIDS患者最常见、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主要感染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受损皮肤感染了PM而致病。治疗时使用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护理上注重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曹存巍,邓卓霖,马韵.应用PCR技术快速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78-279.

  [2]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94.

  [3]徐晓敏,林碎钗.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监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51-52.

  [4]黄莉,陈春婵,杨红英,等.艾滋病患者在普通病房的临床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33-435.

  [5]廖小梅,冉玉平.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325-32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