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20例误诊原因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580 日期:2025-09-2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除咳嗽症状外,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部常规X线检查及CT检查难以发现支气管内膜病灶,加之临床医师经验不足,误诊、漏诊率较高,为总结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我们将我院收治确诊的20例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漏诊

  随着全球结核病的复燃,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肺结核病有逐年增多趋势,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漏诊也随之增多,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地方医院长时间误诊病例20例,为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减少误诊和漏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18~35岁13例,36~52岁7例,其中农村15例,城镇及白领5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8年,主要症状为干咳、呛咳、胸闷、气短、喘息、呼吸困难,其中反复痰中带血3例。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盗汗、低热、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6例双肺可闻及干鸣音,所有病例入本院前均在地方县级以上多家医院进行过多次就诊,行胸部X片及2次以上肺部C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长时间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而长期反复静滴过多种抗菌素、镇咳、及中药调理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入院后全部病历再次进行过胸部X线照片及肺部CT检查,仍未发现肺部活动性病灶及占位性病变,血白细胞、血沉、肝功能正常,结核抗体阴性。PPD试验阴性7例,本组病例3例曾患过结核性胸膜炎,5例与肺结核病人有长时间接触史。全部病例入院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灌洗,支气管内膜病变处取材病理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或病理发现干酪样病变确诊。病变部位左支气管8例,右支气管3例,双侧支气管9例。

  2误诊原因分析

  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咳嗽时间长,以中青年人多,男性多于女性,7例为中老年患者,全部病例症状均表现为较长时间的干咳,无胸痛,病程长者多有气急、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但均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无明显阳性体征,肺部X线多次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病变,血沉正常,虽经反复多次就诊,但在门诊或住院诊治过程中,临床医师未曾考虑过支气管内膜结核,因而未进行过纤支镜、痰菌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本组病例长时间被误诊原因,综合上述特点,考虑下述因素所致:(1)症状不典型。患者咳嗽时间长,多干咳,受凉后加重,由于该病发展缓慢,病灶又仅局限支气管内膜,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症状极似慢性支气管炎。(2)多无明显阳性体征。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主要在气管内膜,病程短者,无气道狭窄时,肺部很少出现阳性体征,只有在肉芽肿及/或纤维化疤痕形成,气管狭窄时,肺部才会出现干鸣音或呼吸音的改变。(3)肺部X照片检查为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主要在支气管内膜,肺组织多无明显活性病灶,肺部无论普通X照片或CT检查都很难发现支气管内膜病变。(4)全部病例血沉正常,虽进行过对结核活动有一定参考依据的血沉及结核抗体检查,但可能因病灶局限,病变范围小,以及个体免疫功能差异等原因,全部患者无阳性依据可参考,无本病诊断经验的临床医师易忽视。(5)忽视了结核菌素试验及痰查抗酸杆菌。结核杆菌感染时,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较高,反复痰菌检查,特别是带血的痰多来自结核内膜病变部位,只要反复查痰菌检查,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确诊,但本组病例入院前都未进行过痰抗酸杆菌检查。(6)反复就诊,使用多种抗生素抗炎治疗无效,也未考虑过进行试验性抗痨治疗观察。主要原因仍是临床医师缺乏本病诊治经验。(7)非专科就诊多。这些患者诊疗过程中,虽反复就医,但都是就诊于普通内科,未就诊过呼吸科及结核病专科,结核症状、体征不典型,医师临床经验不足是造成本组疾病长时间误诊的根本原因。

  3讨论

  支气管结核(bronch ical tubercu losis)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ronch ical tuberculosis EBEB),是肺结核的特殊类型, 随着结核病在全球的复燃,支气管内膜结核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由于这类结核症状、体征不典型,漏诊和误诊较多,易被长时间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其它肺部疾病。气管、支气管内膜感染结核杆菌后,其粘膜或粘膜下层先后出现充血水肿,多为粘膜的单纯性炎症,炎性反应突出,范围广泛,白色分泌物增多,继之出现结核性浅表溃疡、内膜肉芽肿、粘膜粗糙不平、小颗粒状结节形成,使管腔变狭窄而通气不畅,如侵犯粘膜下层和软骨,形成气管填塞或纤维化疤痕性气管狭窄[1]。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性,使这特殊的病理过程,造成影像学无固定的和特异的临床表现,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缺乏对本病的诊断经验,临床不重视支气管镜检查,不重视痰查抗酸杆菌及结核菌素试验。为防止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注意学习和总结提高临床经验,不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在接诊咳嗽时间长、咳血或痰中带血、发热、胸闷、胸痛、气短、喘息、呼吸困难、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者,无论青年还是老年,有无结核病中毒症状及体征,有无结核病史及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肺部X线检查有无结核病变,都应考虑到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能。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痰查抗酸杆菌简单易行,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阳性率,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于本病诊断,应重视纤支镜检查,重视痰抗酸杆菌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因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灶多分散,部分患者纤支镜及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又高度疑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可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

参考文献


  [1]梁丽丽.支气管结核57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8):14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