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延东,袁俊玲,向姣,冯冬梅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统计48例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结果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有一定要求和特点,患者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根据特点提出了本病的护理要点。结论做好对症护理、消毒隔离、心理疏导及药物护理,是本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 肺结核;呼吸道感染;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累及到肺部为肺结核[1]。临床上肺结核可分为四型:I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肺结核(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常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咳嗽(多为干咳)、咳血、胸痛及呼吸困难。体征可无阳性体征或仅在肩胛间区闻湿啰音。由于结核病人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时,临床症状较重,病理生理障碍环节多,治疗难度增加,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现将我科近年住院的48例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8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经X线或CT检查诊断为肺结核 ,部分患者痰涂片查见结核杆菌。48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41.46±3.37岁。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支气管或肺炎,临床表现有发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体重减轻),咳嗽、咳痰、胸痛、气紧等。有的病人睡眠差、多梦。体检阳性体征有呼吸音低,有的病人可闻散在湿性啰音。X线检查肺部阴影符合肺结核的影像学改变,此外尚有肺纹理增加,有肺炎者胸片上尚有斑片状阴影。凡有咯血或痰中带血的病例不在本组统计之列,故本组病例均无咯血或痰中带血。入院后反复行痰涂片做结核杆菌检查,部分病例先后获得阳性结果。患者入院后均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进行正规的抗结核化疗,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实行全程督导化疗。对伴发的呼吸道感染,采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伴发的呼吸道感染均得以控制。肺结核在完成规定的抗结核化疗疗程后,治愈19例,好转29例。
2临床护理
非特殊致病菌伴呼吸道感染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护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对症护理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人临床症状较重,首先我们做到让患者卧床休息,患者均有发热,体温热度不一,有的低热在38℃左右,而有的高烧达40℃。对发热的护理,热度过高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等或药物降温。降温后的0.5h测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对盗汗病人,棉被不要太厚,并及时用温毛巾帮助擦干身体和更换汗湿衣物、被单等。同时注意室内通风,保持舒适清新的环境。咳嗽为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多为干咳,伴有呼吸道感染时可咳白色泡沫痰、粘液痰或浓痰,除治疗上服用止咳祛痰药物及抗炎药物外,护理中对咳嗽困难者或痰液浓稠不易咳出者,应给病人多翻身、拍背或给予雾化吸入。患者出现气紧时,要及时给予吸氧,可采用间断性给氧。病人因症状重常常睡眠不好,护理中应当给病人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到安静、低光、说话要低声、减少探视,夜间护理时护士进出脚步要轻柔,动作要轻巧,以利病人休息。
2.2消毒隔离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菌阳性的病人具有传染性,消毒隔离制度工作十分重要。当结核伴呼吸道感染后,更应当避免交叉感染。我们对病人加强了隔离,减少陪伴和探视。病房应进行通气消毒,室内需经常开启门窗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使室内外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保持病室适宜温度在18~22℃,湿度控制在50%~70%。也可采用排气扇机械通风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从而降低室内细菌飞沫浓度。我们每天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次1h,使用中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地面采取湿式拖地,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者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喷洒。对痰液、或其他排泄物、分泌物,均用加盖容器装足量,用1000~2000mg/L有效氯进行消毒,至少浸泡30~60min。
2.3化疗护理结核病的抗结核化疗,必须坚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原则。我科对不同类型结核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强化期2个月,继续期6个月,共8个月。对这样长期服药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有的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完成规定疗程。如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自行停药,应及时报给医生处理。有4例出现周身发痒、丘疹等过敏反应,给予扑尔敏口服,症状很快消失。
2.4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在患上结核病后,往往有较重的心里负担,如再伴发呼吸道感染,病情重心里负担更重,常常表现为悲观、孤独、寂寞、自卑、恐惧和沮丧等心理。怕传染他人,不敢面对家人、朋友、社会。这种心里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理解、同情病人,重视心理护理。我们要求上临床白班的护士要向患者介绍肺结核的基本知识,讲明结核病是可治之症,让病人树立坚定的信心。给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治疗期间的各项要求,已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完成所规定的疗程。和病人接触的护士都要以深厚的感情关心和照顾好病人,多与患者沟通。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消除孤独感,从而改变自卑情绪,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
3体会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感染,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状态、变态反应和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结核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肺结核伴发呼吸道感染后,临床症状更重,护理工作较大。对这类病人的护理应重点抓好对症护理、消毒隔离、化疗督导、心理疏导等几个环节。其中做好临床的对症护理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病人症状的缓解和舒适程度[3],因此,护理人员要以深厚的感情不辞辛苦为病人做好临床护理。在做好临床护理的同时,以深厚的感情关心体贴病人,用温馨的语言安慰病人,以排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和悲观心理,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立兴.国内外结核病流行概况[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2(2):84.
[2]万九菊,范瑾.护理工作者在结核病防控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护理,2009,1(6):466.
[3]尤惠兰,肖桂娴,谭守勇.入院登记时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09,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