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545 日期:2025-09-27 来源:论文网

     作者:钟安军, 黄健,陈启煌,晏明鹏,杨毕军,刀成江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X线平片、CT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临床高度怀疑肩胛骨骨折而普通X线平片未见骨折,15例X线平片显示骨折但未能显示骨折断端情况的20例患者行螺旋CT三维成像)。结果所有20例患者螺旋CT三维成像均能清楚显示骨折及其断端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能对肩胛骨骨折部位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作为术前肩胛骨骨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成像;肩胛骨骨折;应用价值

  肩胛骨前后面和内外缘均被肌肉所覆盖包裹。肩胛骨与胸壁之间虽无关节结构,但活动较广泛,与肩关节协同作用,增加肩部的活动。肩胛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如碰伤、摔伤等发生骨折[1]。肩胛骨骨折虽不多见,但因其活动较广泛,与肩关节协同作用,增加肩部的活动。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时机,可引起肩关节和上肢功能障碍。本文收集了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X线平片、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三维成像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2~67岁,平均38岁,车祸伤8例,摔伤3例,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1例,钝器击伤3例;左侧8例,右侧11例,双侧同时受伤1例。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普通X线检查后再用GE公司生产的Hispeed DualCT机螺旋薄层扫描,患者仰卧位,从肩胛骨上缘至肩胛骨下角,层厚为3mm、层距3mm,螺距为1.5∶1管电压120KV,管电流130mA。

  1.3成像方法所有病例都将原始扫描图像(层厚为3mm、层距3mm,螺距为1.5∶1)进入“后重建菜单”重建为层距1mm、层厚均2mm的重建图像,然后将重建图像传送至VA工作站,进行容积成像和多平面成积成像(图1~4)和多平面成像(图5~6)为矢状位和冠状位;范围包括整个肩胛骨,构造出肩胛骨的立体图像,将图像在X、Y、Z轴上旋转,获得最佳观察角度后进行选择性采集。

  2结果

  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中,普通X线漏诊5例,15例X线诊断骨折中漏诊7处;其中2例合并有肺挫裂伤和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多发伤。所有20例螺旋CT三维成像均全部显示骨折及断端情况。

  3讨论

  肩胛骨骨折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复杂骨折,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时机,可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其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其中X线平片既往认为是诊断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肩部解剖关系复杂、平片上诸结构的重叠,以及疼痛对摄片体位的限制等原因,常造成X线平片的漏诊[2]。2DCT密度分辩率高,影像无重叠,但图像无立体感,对相对低资历的临床医师阅片有一定的困难;而螺旋CT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弥补了X线及2DCT的不足,有助于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3.1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肩胛骨骨折的显示上具有以下优点(1)扫描体位与常规CT扫描相同,患者不需多次改变体位,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尤其适用于复合伤及不能合作的危重患者。(2)可以在图像工作站上实施旋转,直观显示每个患者特定的骨折块大小、形状及移位情况。图像立体感强、大大提高了对复杂肩胛骨骨折及特殊部位骨折的诊断正确率。(3)经过对图像的剪切、关节解体等后处理技术,可除去周围骨后,只显示肩胛骨,避免了其它骨结构的重叠干扰,能清楚地观察骨折部位、范围,有利于骨折分型,有助于临床将图像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临床提供精准治疗及手术方案。

  3.2注意事项(1)尽管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肩胛骨的无间断容积扫描,并可将采集的大量横断面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但患者在短时间内必须配合检查,一定不能有细微动作,否则产生的运动伪影会影响三维成像质量进而影响诊断。(2)螺旋CT三维成像时表面遮盖显示法的容积资料丢失较多,细节显示不够,成像质量受阈值影响很大,阈值选择不当会致假阳性或假阴性[3]。因此一定要注意阈值的选择。(3)不要因为扫描层数多而减少扫描范围,一定要包括整个肩胛骨,否则会漏诊和肩胛骨的整体观不强。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8.

  [2]叶文青,陈忠,练旭辉,等.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联合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19(6):415-428.

  [3]宋志巍,范家栋,胡碧芳.颌面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参数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2):7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