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流行分布及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543 日期:2025-09-2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648例股癣患者按常规消毒处理镜检阳性的标本后,接种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内含氯霉素40 μg/ml),置25~27℃生物培养箱内,观察两周,每天观察一次生长情况,有菌落生长为阳性,无菌落生长为阴性。根据菌落生长特征及镜下结构进行菌种鉴定。结果648例患者丘疹型、环状型、鳞屑型分别占50.3%、26.8%、23.9%;年龄分布上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上以工人、农民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32株,阳性率97.5%。其中红色毛癣菌512株(79.0%)、念珠菌86株(13.3%),絮状表皮癣菌34株(5.2%),石膏样毛癣菌16株(2.5%)。结论本组病例股癣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感染为主。

【关键词】 股癣;病原菌;鉴定

  股癣(tinea cruris)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股癣的真菌可以通过内衣、浴巾等传播,也可通过性生活传播[1-2]。为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2001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648例股癣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648例股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8例,女220例。年龄1~60岁,平均(24.5±8.2)岁。648例患者均经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诊治,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1.2直接镜检取皮损边缘处的小片鳞屑,置于玻璃片上,滴入一滴氢氧化钾溶液,使角质蛋白溶解,然后放在显微镜下,如果观察到真菌的菌丝,即为镜检阳性。

  1.3培养鉴定方法按常规消毒处理镜检阳性的标本后,接种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内含氯霉素40 μg/ml),置25~27℃生物培养箱内,观察两周,每天观察一次生长情况,有菌落生长为阳性,无菌落生长为阴性。

  1.4菌种鉴定根据菌落生长快慢、大小、菌落颜色及镜下结构等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对乳酪样菌落则采用米粉吐温琼脂及血清学试验进行菌种鉴定。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股癣的分型临床上股癣分为丘疹型、环状型、鳞屑型三种类型,本组648例股癣的临床分型结果见表1。表1股癣临床分型构成比(略)

  2.2股癣的年龄构成比股癣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本组病倒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2。表2股癣的年龄构成比(略)

  2.3股癣的职业分布情况本组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见表3,由表3可见,股癣以工人、农民为主。男428例(66.0%),女220例(34.0%),男性多于女性(P<0.01)。表3股癣的职业分布构成比(略)

  2.4股癣的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648例患者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32株,阳性率97.5%。其中红色毛癣菌512株(79.0%)、念珠菌86株(13.3%),絮状表皮癣菌34株(5.2%),石膏样毛癣菌16株(2.5%)。

  3讨论

  夏季时节,气候炎热潮湿,人体多汗,尤其是股内,如不及时洗澡,或穿着紧身内裤大量汗液来不及蒸发,则易得此病。另外,患有糖尿病、白带过多等的病人,以及长期口服或局部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也易患股癣。本病多发于夏季,气候潮湿或炎热往往使病情加重,冬季缓解或痊愈。股癣是好发于股部的皮肤病,有时还可累及会阴、阴阜部、肛周、臀部、阴囊皱褶等处,瘙痒剧烈,由于搔抓,患者可继发皮炎、苔癣化改变或继发感染。
股癣多发生于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其损害表现为首先在股内侧上端与阴囊对应部出现小丘疹或水疱,向周围发展,形成半环形损害。皮损边缘清楚、隆起。炎症减退后皮损呈红棕色,伴有鳞屑。常为单侧,亦见有双侧对称分布。由于该部位多汗、潮湿、易磨擦,故炎症反应一般比体癣重。男性股癣左侧较重,皮损面积较大,常伴剧烈瘙痒,有时可波及到阴囊和阴茎,严重时可向前后上方蔓延。妇性股癣多累及臀部、耻部,甚至损害至下腹部和腰部,形成大片皮疹[3]。

  现代医学认为,股癣是由霉菌所致,而霉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不会致病,其中一小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的皮肤、黏膜、肠道等处。正常情况下,各菌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平衡代谢。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当人体皮肤破损,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霉菌则大量繁殖,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而引起癣的发生。本病多是接触传染,如通过衣物、用具或自身手足癣传染致病。环境条件亦有影响,如在温热季节和潮湿地区,肛门皮肤受轻微损伤,容易发病[4]。

  本组资料显示,648例患者丘疹型、环状型、鳞屑型分别占50.3%、26.8%、23.9%;年龄分布上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上以工人、农民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32株,阳性率97.5%。其中红色毛癣菌512株(79.0%)、念珠菌86株(13.3%),絮状表皮癣菌34株(5.2%),石膏样毛癣菌16株(2.5%)。我区股癣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感染为主。

参考文献


  [1]廖廷锡,蔺敏,王国丽.2348例门诊股癣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3):125-126.

  [2]Yehia MA,El-Ammawi TS,Al-Mazidi KM,et al.The spectrum of fungal infections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dermatophytoses in the capital area of Kuwait during 2000-2005: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Mycopathologia,2010,169(4):241-246.

  [3]廖廷锡,王国丽,蔺敏,等.门诊手足癣流行病学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4):269-270.

  [4]Panackal AA,Halpern EF,Watson AJ.Cutaneous fungal 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 (NAMCS) and National Hospit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 (NHAMCS),1995-2004[J].Int J Dermatol,2009,48(7):704-712.

上一篇:一氧化氮与生殖
下一篇:返回列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