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举措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院医疗质量,针对部队医院特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2009年度医院坚持姓“警”为“兵” 的服务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重点,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年度医疗工作指示,积极修改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多位一体的管理措施,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达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实现了外树品牌、内树形象的双丰收。现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完善组织明确职责
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任务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本年度初医院经过多方调研,进一步完善了适合我院发展需要的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充分发挥了各级质控组织的作用。
1.1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首长、医务处和临床医技科室专家组成,在院首长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管理作用:(1)在院首长领导下,对全院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2)质量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医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监督检查标准,并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评价,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3)检查和指导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及奖惩措施;(4)开展医务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对新职工和进修、实习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质量管理教育;(5)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6)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遇由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研究问题、总结工作;(7)设立质量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1.2明确机关职能部门职责根据业务分工,由机关职能部门医务处主抓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1)履行对科室质量管理督促、检查任务,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及日常检查工作计划;(2)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质量管理检查,并根据《综合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进行考评;(3)负责制定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质量讲评,开展专项质量管理活动。
1.3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并充分发挥作用医疗技术质控、服务质量管理、医疗安全防范和医疗成本控制等,都必须落实到科室,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加强科室基础质量、医疗工作环节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使每个科室都建设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基层质量体系。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和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科主任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抓职责落实:(1)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2)检查本科室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3)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在奖金二次分配中落实,以示督促;(4)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6)按月进行医疗质量科室自查,并上报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分析报告。
2完善制度
根据卫生部及军队、武警部队医院相关制度及质量服务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规定,按照科室提议、医务处起草方案、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核的程序进行医院医疗管理工作制度的修订完善,如:完善修订《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规范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规范化诊疗制度》以及医院医疗工作相关工作制度。
3组织学习
年初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讨论制订了院内学习计划,通过外聘专家等形式组织医疗制度专项学习,学习形式以全院大课教育与科室内部学习为主,内容包括制度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质控标准学习,医疗规范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典型案例分析等。
4检查督促
检查督促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年度检查方式主要采取科级监控、院级监控、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四种形式,同时对各级监控制定了详细的监控计划,并加强组织实施。
4.1科级监督 科级监控主要根据任务特点分为每月监控及每周监控两种模式。
4.1.1每周监控即科内的常态检查,每周进行一次,由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进行检查,并完成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记录,主要是对单位的质量目标及岗位责任人进行管理、控制,每周针对科室内部情况实施自我考评并如实记录考评结果,重点检查:关键环节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有创诊疗操作、医疗文书完成等;重要岗位如临床值班、三级医师查房等。
4.1.2每月监控即定点监控,每月进行1次,由各科室自我进行检查监控,结合上海市质量管理相关要求,进行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并按月上报《医疗质量科室自查表》。
4.2院级监控院级监控主要根据任务特点分为每月监控及每周监控两种模式。
4.2.1每月监控每月1次,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监控。监控目标主要为病案质量、各种统计指标、医疗保险管理、院内感染、传染病报告、健康教育等;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等进行抽查;对单病种质量及医疗缺陷进行监控;不定期对重点问题进行督查;按月统计科室运行质量指标,如: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等。并结合临床、辅诊科室责任制考评办法具体落实。
4.2.2每季监控每季度进行1次,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门诊病历及已归档病案进行检查评级。
4.3环节监控以医务处值班检查和科室日常检查为手段,完成医疗环节监控。
4.4终末监控以每个病人诊疗活动完毕的科室医疗质量总评以及归档病历的终末质量检查手段落实。本年度进一步加强了终末质量管理力度,在原来返聘的两位老专家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员力量,外聘医学院退休教授参与终末质量检查,确保终末质量。
5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养成对提升医师的诊疗水平、提升医疗质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近年来编制调整后人员结构参差不齐的现状,医院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医师良好医疗习惯的培养。
5.1加强沟通技巧培养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有效沟通可使医患双方获益,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间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减少医疗工作中的差错和纠纷。医院年度针对医院年轻医师较多等客观情况通过外请专家、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强沟通技巧的培养。
5.2组织病历书写评比病历书写是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为加强全体临床医师对规范书写病历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组织了多次全院的病历书写评比活动,方式主要为采取住院医师书写大病历、主治医师书写首次病程录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病历质量水平。
5.3制定手写病历制度自应用“军字一号”系统以来,电子病历相比过去的手写病历,快捷方便等优点显而易见,但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病历复制、粘贴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医师病历书写能力的提高以及临床思维的形成,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影响的发生,医院在加强电子病历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低年资医师的手写病历制度,作为低年资医师年度考核指标汇总记录,以督促年轻医师提升病历书写水平。
5.4强化科内讲评制度年度各科室均制定了科内讲评制度,每月对重点医院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等进行讲评,结合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医院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同时对科内讲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指导意见,督促整改,努力提升。
5.5落实规范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师查房是疾病诊疗活动中极其重要又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诊治方案,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而三级医师查房又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年轻医师帮带、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有力措施。医院结合目前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中存在的不足,修订了医院三级医师查房规范并督促落实,以三级查房为重点,规范医疗习惯养成。
6小结
医院年度初对《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中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加大奖惩力度来督促科室及医院人员对医院规章制度、诊疗规范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虽然医疗质量管理在2009年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展望未来,医疗质量管理任务任重而道远,在下一步工作中,应继续求真务实,时刻牢记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服务使命,努力践行《军队卫生工作方针》,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以百倍的信心做好广大官兵、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工作,切实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