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诺夫,谭祖春,李乐省,李现成,邓睿智
【关键词】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对军队后勤建设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目标、方向和要求。现代后勤就是适应国家军事斗争准备,适应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加速转变的新趋势,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的军队后勤。改革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大举措。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巩固和完善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成果,在运作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医院院务处与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的关系
1.1确立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作用院务部(处)是军队医院负责后勤保障的机关,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以下简称“保障部”)是接管医院部分后勤保障业务的合同制工作部门。要发挥好保障部的作用,就必须有一个对口的管理机关。院务部(处)熟悉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由它对保障部进行管理,既符合管理原则,又有利于开展工作。
1.2建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有效地发挥保障部的职能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内容。院务部(处)除了对保障部实施日常管理以外,还应把保障部纳入所属业务部门,让其与医院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隶属关系,只有这样,军队医院的特色才不会改变,保障部也才会融入军队之中,也才能在为军队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利益。
1.3保持指挥与协调的关系,保证后勤保障的连续性要保证保障部的运行与医院同步,实施不间断的后勤保障,就需要院务处有一整套反应灵敏,善于指挥与协调保障部运行的工作机制。光指挥、不协调或只协调、不指挥,都无法保持保障部的正常运转。只有科学指挥和积极协调,才能既保证院务处的一切工作围绕医疗中心运转,又保证保障部的运行在院务处的指挥与协调下不脱离医疗中心工作。
1.4注重与保障部建立和保持平等互惠的利益关系,保证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巩固与发展保障部是通过为医院服务获取利益的地方单位或个体营业者,没有利益,他们是不可能进入军队医院作保障单位的。对保障部来说,服务是手段,赢利是目的。因此,医院不仅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们,而且必须在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和提高保障部的效益,让他们在提供服务中得到“甜头”,有“赚头”和有奔头。保障部巩固与发展了,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成果也就巩固与发展了。
2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与医院被保障对象的关系
2.1明确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保障任务保障部,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从事保障工作的部门。它不是单纯保障医院的领导,也不是只保障医院的机关,更不是只保障科室。所以,它的保障对象既包括全院所有单位和个人,又包括全部病人及其它来院人员。它的保障内容和质量包括承包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和质量要求。它的保障方法和手段,既可以采用军队方式,又可以任意运用社会化模式。只有保障对象明确了,保障部的保障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保障的效率与质量也才会有保证。
2.2明确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及时有效地实施保障尽管保障部干的是医院编制部门干的事,但由于存在竞争与变换承包单位的情况,保障部只能是形式上的医院部门,不可能真正成为医院的编制部门。因此,保障部面对复杂多样、多层次的保障对象和不同需求的保障内容,需要医院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实施保障的过程中,既不能强调保障部的特殊性,也不能过多地强调医院的特殊性,而是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保障才能及时有效和持久。
2.3明确指导、协助与被指导、协助的关系,积极主动地给予保障医院移交给保障部的所有后勤保障,并不是一交了是,而是应该在保障业务上给予保障部不间断的指导,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条件,主动协助和帮助保障部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医院在后勤保障业务上的指导和在实施保障过程中的协助,保障部的保障是难以开展的,只有给予保障部积极主动的指导和协助,才能得到保障部积极主动提供的后勤保障。
3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工作人员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关系
3.1建立尊重与被尊重的友好关系,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大的方面讲,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尊重人民和热爱人民。保障部工作人员是人民的组成部分,军队医院当然应该而且必须尊重他们。从小的方面讲,保障部工作人员已经融入了军队医院当中,成为了医院的工作人员,与军队人员成了同志和战友,更应该受到尊重。因此,相互尊重的程序决定团结的程序,团结的程序决定保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2形成关心与被关心的和睦关系,建成一个不可分割整体,圆满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尊重是团结的基础,要保持团结,就必须要有具体的表现,要真关心和关心到位,才能凝聚在一起。因此,要在工作上互相合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照顾,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出现矛盾时互相谦让,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团结是战斗力,也是保障力,和睦是团结的基础,所以,和睦也是战斗力和保障力。
3.3建立帮助与被帮助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保障首先,要有互相信任的感情基础。信任了,就会主动伸出帮助之手,帮在需要帮的时候,帮在关键的时候。只要帮在根本,帮在所需,帮得扎实,帮得到位,就能做到帮者乐意,被帮者满意。其次,要有共同发展的观念。军队医院要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建设与民生的发展,也离不开军队的支持与帮助。同样,保障部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医院的帮助,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保障部的帮助。保障部和医院双方互帮互助,就会在实施和获得保障中和衷共济,共同发展。
4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与社会外部的关系
4.1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依托与利用的关系,不是依附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保障部依托与利用地方市场采购和补充相关保障物资,以保证后勤保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医院明确规定:易耗器材物资随行就市,以优质优价为标准。成批或大宗的物资器材采购,经医院审批后实行招标或集团定点采购。不允许保障部依附于某一物资公司,更不能从属于一家物资公司。这样就避免了市场化带来的某些弊病。保证了各种保障物资器材渠道正,质量好,价格优。
4.2应当明确看到,这是一种借力与联合的关系,不是依存关系,只是合作关系军队医院平战时保障物资器材多达上千种,小到笔心、灯泡等,大到整套设备。只有向社会采购,才以保证及时补充,只面向市场,才能保证有效保障。因此,面向社会要保障力,面向市场要保障力,是军队医院后勤保障改革必走之路。但要时刻牢记,这只是向社会和市场借力。
4.3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是只竞争不合作,也不是只合作无竞争保障部要巩固发展,必须参与市场竞争。没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保障部,不能与外部良好合作的保障部,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大潮中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保障部要善于和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善于和勇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合作,只要是合理合法竞争与合作,医院都要积极支持,使保障部通过竞争与合作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
4.4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和避免外部关系影响后勤保障质量保障部成员以当地人为主体,与社会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到保障部的人员。一但保障部的人员被社会上的一些不纯人员利用,医院的后勤保障质量就会降低,保障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必须有一整套有力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就是说,这套监督机制不仅包括医院内部的监督,也应建立起社会上的监督。只有内外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5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部平时保障与军事、非军事行动时的保障要求
5.1坚持以能保障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为最高检验标准的原则这要从五个主要方面来衡量。一是能否拉得出,二是能否展得开,三是能否救得下,四是能否藏得住,五是能否活得了。具体地说,就是能在强边固防、反恐处突、抢险救灾、援外维和和局部战争中实施保障与完成保障。因此,只有按军事和非军事行动保障标准建设和检验保障部的平时保障工作,才能做到不经临战补充,不经战前训练,既可实施保障。
5.2确立和养成平时保障与军事、非军事行动保障相一致的思想,从平时保障中培养军事、非军事行动保障意识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平时和军事和非军事行动保障重点和中心,让保障部人员都知道这些行动该保什么。二是突出平时和军事和非军事行动保障手段和方法,让保障部人员都知道这些保障该怎么保。三是突出平时和军事和非军事行动保障目的,让保障部人员都知道这些保障为什么保。具体地说,就是把一切为了医疗、一切为了伤病员与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有机地结合起来。
5.3建立和保持平时保障是为军事、非军事行动保障作准备的保障机制,做到“三个同步和一个适度”一是战备思想和形势教育与军人同步,二是战备训练和军事演习与军队同步,三是保障部保障物资器材储备与医院战备物资器材储备同步。保障部人员参加处突(战时)保障,以适度参加为主,以技术骨干参加为主,以多数或全部参加为辅。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处突(战时)保障,要坚持“以军人为主,以军民联合为辅”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