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宏,贾氢,宋云宏,李齐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科学发展;作用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医院硬文化和软文化[1]。近两年,我院注重文化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就医环境和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和形象,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硬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硬文化是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环境、技术水平等有形的东西[1]。
1.1 医疗技术水平 (1)建立重点发展学科:在我院已有全军3个、军区9个中心的基础上,2008年消化内科(国家卫生部消化内镜专科技术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中国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和全军临床检验诊断中心经批准挂牌。以重点发展学科为依托,带动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和放射诊断科等学科技术的发展。(2)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肝胆外科开展的腔镜下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消化内科开展的胃镜下粘膜剥离术对胃肠巨大息肉、早期胃癌、肠癌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新技术以保留胆囊生理功能、避免胆囊切除术引发医源性损伤,不需外科手术、干净切除病灶而保持胃肠食管的完整性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称赞。2009年2月至今,已为240名患者实施了手术。
1.2 医疗设备 我院在西北地区购进首台双源CT和3.0核磁共振,以及西门子(DTA)心内科造影机等大型仪器设备,标志着医院建设和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医院的性质属于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一手抓医疗工作,一手抓文化建设[2]。医疗设备是医疗技术的组成部分,双源CT的引进带来新技术革命,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术后跟踪复查不需住院,也不需服用药物控制心率,就能进行心血管检查,拓宽了心血管疾患人群的检查应用范围,且有新的、潜在的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有待挖掘。
1.3 医院建筑 2008年,4万多平方米的医技外科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医疗楼、门诊楼的内部装修和改、扩建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以及楼前广场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门诊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也增强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4 医院环境 医院在新建和改、扩建医疗用房的同时,将美化人文环境融入一体,对医疗区内的道路、路灯、林带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修整,以特色雕塑点缀。面向市区主要干道的东、南大门两侧设计添加夜间照明标识,亮化了夜景。在主干道路口显要位置安装高清晰LED大屏幕,滚动宣传医院特色医疗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提高医院的学术知名度,也鼓励和激发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软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
2.1 更新思维观念 思想观念滞后成为影响医院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医院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之上,医院采用理论学习、典型事迹宣传、英模报告会和周会等形式,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身边的人和事,促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举办两期“科主任、护士长和机关干部培训班”,使个人追求与医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以达到个人与医院共同发展的目标。
2.2 建立组织机构
2.2.1 医疗市场开发部 成立专职的市场营销机构,负责与驻地、各地州政府部门、兵团(卫生、医保)协调,并率领专家组深入南北疆授课、指导开展专业技术,由坐诊等患者转变为走出医院,上门服务,由半封闭走向全开放,扩大了医院在疆内医疗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2.2 医疗纠纷管理办公室 医院医疗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是引发纠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设置专职机构,专人负责,并长期聘请专职法律顾问,共同负责医疗纠纷的调查、评估和处理,探索和建立了一套预防管理机制,正确、有效地对待医疗缺陷问题及医疗安全,避免或防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安全事件。
2.3 可行管用的制度办法
2.3.1 医疗安全无惩罚报告制度 提倡和鼓励科室主动报告医疗不安全事件[3],以便纠纷管理部门早期介入、及时判断、选择有利于医患双方的解决途径,对主动报告的科室从轻或免除处罚,积极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带来了明显成效,医疗纠纷投诉率较往年比,减少30%。
2.3.2 定期召开座谈会 在半年和全年总结召开院党委会前,分病区、机关两个层面就科室自身和医院全面建设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和征集意见,归类、整理交由机关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提交院党委研究,通过后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予以答复,并限定落实的具体时间。
2.4 人文素养的培养 患者到医院的目的是治疗,更多的是接受服务的过程,优质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而且可以铸牢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为此,医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对全院人员进行《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技医护人员的礼仪行为,良好、和谐的氛围逐渐形成。
3 文化建设在医院科学发展中显现出的作用
门诊量反映医院技术、设备水平、建筑环境、服务质量、经营与管理水平,以及社会、患者对医院信任程度的综合指标。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年内门诊人次的增长幅度由2007年的-3.11%、2008年的4.9%,上升到2009年的19.48%(统计年度数据:539805人次),取得的良好成绩与医院文化建设发挥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曹荣桂.医院管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382-383.
[2] 曹金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文化建设[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30(3):238-239.
[3] 程丽萍,姜文亭,高延新,等. 医疗纠纷四级预防管理实践与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7,30(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