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酶免疫测定中待测物体积占体 中浓度的关系
1 引 言
抑制中浓度(IC50)是指小分子物质酶免疫测定中抑制率为50%时的待测物浓度。现今文献中IC50值多以浓度表示。但是,IC50值与待测物体积占体系百分比相关。由于样品中存在干扰抗体或酶活性的物质。加样量越少,体系中由样品所带来的干扰物质越少,测定可能会更准确。实际上仅凭IC50值并不能真实反应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本实验以筛选的反式玉米素(tZR)单抗及其酶标物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来研究IC50值与待测物加样量的关系。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96孔酶标板(美国Costar公司);Multiskan MK3酶标仪(芬兰Thermo公司)。反式玉米素、反式玉米素核苷、二氢玉米素核苷、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6苄基腺嘌呤、辣根过氧化物、牛血清白蛋白、卵清白蛋白及邻苯二胺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
2.2 实验方法 (1)tZR免疫抗原、包被抗原和酶标物(tZRHRP)的合成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tZR与BSA、OVA和HRP的联结产物,分别作为免疫抗原、包被抗原和酶标物。(2)小鼠免疫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用PBS将tZR免疫抗原稀释成1.0 g/L,初次免疫用完全弗式佐剂与等体积的免疫原混合,充分乳化,免疫5只小鼠,每只小鼠的免疫量为200 μL。加强免疫用不完全弗式佐剂乳化。经4次免疫后,用ELISA对小鼠血清进行检测,效价和特异性较好的小鼠直接用免疫原溶于PBS进行腹腔免疫,4 d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克隆得到能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3)抗体性质的鉴定 抗体的型及亚型鉴定用鼠抗体亚型检测试剂盒检测,腹水效价用ELISA检测。(4)棋盘格实验 采用棋盘法确定不同体系下(待测物体积占反应体系10%~90%)tZR抗体及tZRHRP的稀释倍数。tZR鼠单克隆抗体及酶标物的原始浓度分别为2.0和0.2 g/L。
3 结果与讨论
3.1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抗体的性质 脾细胞经融合、筛选、克隆后得到一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B5C3F2。腹水效价为2×104~3×104。单克隆抗体属于IgG1亚类,轻链属于κ型。抗体与tZ, iPA, DHZR和6B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8.37%, 1.38%, 2.36%和0.15%。
3.2 直接竞争ELISA最适工作条件的筛选 由于tZR的绝对量随样品加入到孔中的体积百分比不同而不同,因此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分别设定为0~5, 0~10和0~50 μg/L(对应的待测物占体系60%~90%, 50%, 10%~40%)。用棋盘格实验得出待测物体积占体系百分比10%~90%各自最适工作条件,抗体稀释倍数均为1/400,酶标半抗原稀释倍数依次为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35和1/30。
3.3 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及IC50值测定 如将50%的体系作为参照系,假定待测物占反应体系50%时,待测物和酶标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a和b,那么在待测物体积占反应体系n%时,为保持待测物和酶标物在反应体系中浓度a和b不变,可以将加入前的待测物浓度变为原浓度的50/n,而将加入前的酶标物浓度变为原浓度的50/(100-n)。这样孔中实际的酶标物与待测物的量与50%体系的完全一致,而抑制曲线的每一个待测物浓度均变为原浓度的50/n。理论上IC50值相应就变为(50/n)×50%体系的IC50值(IC50(50%))。由待测物体积占体系百分比10%~90%理论值与测定值(见全文)可以看出,IC50实际测定值与理论值都随待测物占反应体系百分比的增大而降低。本实验的IC50实测值与理论测定值虽然相近,但在10%~40%体系,IC50实测值比理论值偏大,在60%~90%体系,IC50实测值比理论值偏小。在10%~40%体系中,tZRHRP实际量比理论量偏高,为理论量的1.09~1.38倍,酶标板上抗体结合的酶较多,每个浓度的显色值偏高,相应的IC50值也偏大;在60%~90%体系,tZRHRP实际量比理论量偏小,为理论量的0.33~0.89倍,酶标板上结合的酶较少,相应的IC50值也偏小。酶标物的量与理论量相差越大,实际测定的IC50值与理论值的偏差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