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8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293 日期:2025-08-2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传导阻滞;复元活血汤

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在原皮疹区的皮下长期存在的剧烈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PHN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本院疼痛专科采用颈丛、臂丛或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味内服治疗PHN,并与单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进行对照,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本院皮肤科或疼痛中心于2006年8月-2008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疼痛诊疗学》[1]中关于PHN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3~75岁,平均(50.69±6.33)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3年,平均(8.56±1.16)月;带状疱疹发生部位:胸腰部18例、头颈部5例、上肢2例、下肢3例;伴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5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15~73岁,平均(57.12±6.23)岁;病程最短9 d,最长2.5年,平均(7.96±1.33)月;带状疱疹发生部位:胸腰部12例、头颈部5例、上肢3例、下肢2例;伴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5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皮损部位及合并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①抗病毒:阿昔洛韦0.2 g,口服,每日3次,或阿昔洛韦注射液5 mg/kg,静脉点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②神经阻滞:依据皮肤疱疹和疼痛区域,结合脊神经皮肤支配区节段的体表标志,判断病变神经平面后,对头面部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部疱疹行颈丛神经阻滞,对胸腰部疱疹行简易椎旁神经阻滞法,对腰骶部和下肢的疱疹行臀上皮神经或坐骨神经阻滞。药液配置:1%利多卡因5 mL或0.125%布比卡因10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6 50 mg、维生素B12 0.5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至20 mL。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加味口服。药物组成:柴胡15 g,瓜蒌根9 g,当归9 g,红花6 g,穿山甲6 g,大黄30 g,桃仁15 g,姜黄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方法

  采用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变化,以睡眠质量评分(sleep quality scale,SQS)评估睡眠质量变化[2]。VAS降低至0~3分或SQS降至0~1分为显效;VAS降至4~5分或SQS降至1~2分为有效;VAS≥6分或SQS 3分以上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运算均在SPSS 14.0软件中进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显著性水平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下同)

  2.3 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SQ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Q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Q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SQS评分比较(略)

  2.4 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眩晕、嗜睡、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无恶心、呕吐、腹胀,无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现象。2组各有1例行腰部硬膜外腔阻滞治疗后出现尿潴留,经热敷、减少药物用量后1~2 d内消失。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因其具有亲皮肤性和嗜神经性,因此,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3]。

  沿神经走行区域内实施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多卡因具有较强的弥散力和组织穿透力,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流的作用,可以阻断疼痛刺激向中枢的传导,降低中枢兴奋性,切断疼痛恶性循环,并可以直接阻断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异常活动,同时使疼痛区的肌肉松弛,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减轻皮损和加快皮损恢复。②药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和B族维生素可起到抗炎、消除水肿、改善皮损区血液循环作用,促使受损神经末梢和皮肤感受器功能恢复。由于激素量很小,对机体的代谢影响没有临床意义。局麻药的良好止痛作用,从心理上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4-5]。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的“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对于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大多为气滞血瘀,治疗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就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期属于火郁之证,故运用李杲《医学发明》中复元活血汤治之。方中柴胡疏肝行气,并可引诸药入肝经;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两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之瘀滞,共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破瘀通络、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当归补血活血;瓜蒌根消瘀散结、清热润燥,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瘀祛新生,气行络通,疼痛自平。

  本观察结果表明,以神经阻滞为主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味综合治疗PHN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皮损区神经异常症状,见效快,且无其他药物治疗常见的嗜睡、眩晕、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是治疗PHN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2] Wong JO, Tan TO, Leung P, et a1. Gabapentin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ctable postherpetic neuralgia:Report of 4 cases[J]. The Pain Clinic,2002,13:277-283.

  [3] 冯和平,常建民.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 36(6):355-356.

  [4] 李昌美,郑勇萍,陈稚瑶.带状疱疹神经阻滞的对比性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24(9):95.

  [5] 汪向东.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0,2(3):20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