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辨证施治
2002年6月-2007年2月,笔者通过对8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分组治疗,观察辨证用药与成方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及影像检查确诊为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辨证组)43例,自拟肺癌方组(成方组)42例。辨证组男26例,女17例;中位年龄55岁;临床分期Ⅲb24例,Ⅳ期19例;鳞癌20例,腺癌22例,腺鳞癌1例。成方组男25例,女17例;中位年龄58岁;Ⅲb期22例,Ⅳ期20例;鳞癌20例,腺癌22例。2组卡氏体能状况评分(KPS)均≥60分,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入组前1个月未用过化疗药物。2组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KPS评分等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成方组
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治法,以黄芪、麦冬、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虎掌草、马鞭草、川贝母、桔梗、红花、王不留行等中药组成肺癌方,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化疗,用NP方案:诺维本(NVB)25 mg/m2,静脉推注,d1,d8;顺铂(DDP)20 mg/m2,静脉滴入,d1-d5。每28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
2.2 辨证组
根据患者不同证型分别给予益气(黄芪、人参、太子参)、养阴(天冬、麦冬、沙参、百合)、健脾(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山药)、化痰散结(川贝母、陈皮、瓜蒌、半夏、桔梗)、清热解毒(白花蛇舌草、虎掌草、马鞭草)、活血化瘀止痛(当归、赤芍、红花、莪术、王不留行、延胡索)等中药随证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化疗,方案及疗程同成方组。
3 观察指标与标准
①肿瘤变化: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有效率为CR+PR。②肿瘤标志物(CEA及CA125)水平及阳性率变化:用HD-2001系列生物芯片检测仪检测。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WHO症状评分为标准,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1度以上为改善。④生活质量:按KPS评定标准,治疗后KPS评分增加≥10分为改善,无变化者为稳定,KPS评分减少≥10分为降低。⑤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活性和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5 结果
5.1 瘤体疗效观察
(见表1)表1 2组患者瘤体疗效比较(略)
5.2 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后2组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水平及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CEA值及CEA的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125无明显变化。见表2、表3。表2 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比较(略)表3 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例数治疗前后比较[例(略)]
5.3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4)表4 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略)]注:与成方组比较,*P&<0.05
5.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5)表5 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较(略)注:与成方组比较,*P&<0.05
5.5 免疫指标变化
2组治疗前各项免疫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CD3、CD4均明显升高,与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4/CD8、NK、CIK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和CIK细胞活性的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6 讨论
为了进一步探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在临床上是否有较大差别,笔者运用辨证用药与成方两种方法配合同一化疗方案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果提示,辨证论治组与成方组在瘤体疗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辨证论治组优于成方组。
在肺癌中医证候中,气阴两虚和阴虚热毒证约占全部肺癌的78%[2]。自拟肺癌方即是以此为基础拟定的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汤剂,适合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机特点,因此,在瘤体疗效、免疫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等方面能取得与辨证用药组相同的疗效。辨证组则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而选择用药的,针对性较强,治疗更具个性化,因而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虽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强调个性化治疗,具有很大优势,但辨证过于灵活,诊断指标客观化程度不高,给科研带来不少困难,难以进行严格的科研设计,也不便于有效药物的实验研究及推广应用。而从整体观着眼,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充分认识肺癌的发展规律,掌握其病理特点,分析其主要证型和用药频率,筛选有效药物,优化组合,多法联用而制定复方,以达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这将是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特色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 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3-34.
[2] 刘嘉湘.扶正抗癌益寿延年[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