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28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199 日期:2025-08-04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慢性病 胆囊炎 中医药疗法

  2000—2007年,我们运用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2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18~55岁;病程&<1年8 例,1~4年14例,&>4年6例。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为主,伴有食欲不佳、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临床检查胆区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经胆囊造影、超声波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1.2 治疗方法

  予疏肝利胆汤。药物组成:柴胡15 g,郁金10 g,白芍药15 g,金钱草30 g,鸡骨草15 g,虎杖15 g,茯苓10 g,黄芩10 g,大黄(后下)10 g,延胡索15 g,川楝子10 g,法半夏12 g,茵陈30 g,鸡内金15 g,炙甘草10 g。纳呆加山楂、神曲、 麦芽;腹胀加厚朴、陈皮、白豆蔻;胁胀加木香;脾虚加白术、陈皮;恶心、呕吐加竹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及高脂肪食物,忌酒、茶,避免精神刺激。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超声波未见异常;好转:临床症状缓解,血常规正常。

  2 结 果

  本组28例,痊愈21例,好转6例。均服药1~5个疗程。随访1年未复发。

  3 体 会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胆囊炎未完全治愈引起。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以传化水谷而行糟粕,以通降下行为顺,最忌郁滞,凡情志怫逆,郁怒伤肝,则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或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致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因此,治宜疏肝利胆。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白芍药柔肝止痛;金钱草、鸡骨草、虎杖清利湿热;黄芩、茵陈清化肝胆湿热;茯苓、半夏和胃化湿;大黄攻积导滞;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活血止痛;鸡内金运脾消食化石;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之攻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