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六合区 妇女病 普查结果
妇女病普查工作是妇女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六合区妇女的妇科病患病情况,为下一步制定降低妇科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本区妇女病普查资料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3~2008年六合区企事业单位的女职工、社区及乡镇已婚育龄妇女40 928例。
2.普查实施方案:每年3~10月由区卫生局,妇联,计划生育部门共同领导,妇幼保健所成立下乡组,下乡人员经市妇幼保健院统一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普查资料统一登记。
3.普查方法和内容:由妇女保健科的医师按照统一的妇女病普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常规先进行B超(LOGIQа100)检查子宫及附件,常规妇科盆腔检查。(1)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测pH值,取0.9 %氯化钠溶液一滴在玻片上,取阴道典型分泌物混于0.9 %氯化钠溶液中,在显微镜(Olympus CXZ1FS1)下观察,再滴1~2滴10 %氢氧化钾溶液到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中的芽生孢子和假丝酵母菌,同时若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即为胺臭味试验阳性。(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方法。用木质刮板在宫颈外口轻轻刮取1周,将标本均匀地涂布于玻片上,置于95 %乙醇中固定15 min,干燥后巴氏染色(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显微镜下阅片。(3)乳腺常规视触诊。乳腺检查发现有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包块的患者进行红外线乳腺扫描(型号为HW3102,徐州中科电子设备公司生产)。
4.诊断方法和标准:阴道炎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镜下发现滴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炎(镜下发现芽生孢子或菌丝)、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镜下见大量基底层细胞及白细胞);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为(1)均质、稀簿、白色阴道分泌物;(2)线索细胞阳性;(3)阴道分泌物pH值&>4.5;(4)胺臭味试验阳性。4项中有3项阳性即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本文不包括宫颈Ⅰ°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粘膜炎、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慢性宫颈炎诊断依据肉眼观察结果;慢性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慢性盆腔炎诊断依据妇科盆腔检查结果;子宫肌瘤根据B超检查诊断;宫颈癌包括鳞状宫颈癌和腺癌,宫颈癌诊断依据宫颈刮片巴氏达Ⅲ级者建议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见到癌细胞即诊断为宫颈癌;尖锐湿疣诊断依据临床病灶特征,见散在或呈簇状增生粉色或白色小乳头状疣,柔软有细的指状突起,或病灶增大后相互融合呈鸡冠状或菜花状或桑葚状。乳腺小叶增生诊断依据临床触诊结果。
5.统计学处理方法:运用SAS 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妇科病患病情况: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3.2 %(13 584/40 928)妇科疾病的顺位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尖锐湿疣和宫颈癌,患病率分别为12.0 %(4930/40 928)、9.3 %(3815/40 928)、8.2 %(3348/40 928)、3.6 %(1475/40 928)、3.2/万(13/40 928)和0.7/万(3/40 928);妇科疾病及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和尖锐湿疣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乳腺疾病患病情况: 乳腺小叶增生患病率47.4 %(19 389/40 928),呈上升趋势,见表1。
讨论
本区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患病率33.2 %(13 584/40 928),主要是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所占比例大,约为23.8 %(9 753/40 928)。可见生殖道感染是危害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原因,李冬梅等[1]报道昆明农民工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高达74.4 %,本区与其相比明显较低,可能是由于南京经济较发达,卫生条件较好,但今后防治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吴敏霞等[2]报道乳腺疾病患病率为43.4 %,赵丽霞等[3]报道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0.0 %。本区乳腺疾病患病率为48.3 %,乳腺疾病呈上升趋势,乳腺增生原因为乳腺增生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认为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生存环境与工作压力导致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较高;还可能与人们的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的摄入增多及肥胖等因素有关。表1 2003~2008年妇女常见病患病情况[例(%)]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常规B超检查及B超诊断水平提高有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 %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4]。石伟娟等[5]报道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89 %,本区的发病率为9.3 %,相对较低,可能与本研究同时做腹部B超有关。
妇女病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和宫颈癌,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到宫颈癌需要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普查发现慢性宫颈炎和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时的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本区的尖锐湿疣患病率为3.18/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现代人观念开放、人员流动性大、外出打工增加、社会环境复杂有关。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宣传,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大型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专家义诊、现场咨询等形式提高妇女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教育她们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梅,王俊,毛翠珍,等.昆明市农民工妇女生殖道感染 [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19(1):3940.
2吴敏霞,孙琼华.2781例妇女病普查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 2008,23(6):805806.
3赵丽霞.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 2008,23(5):681683.
4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5石伟娟,周沙英.11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23(3):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