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风失语症的临床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083 日期:2025-07-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中风失语症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多为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致大脑一定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造成的言语缺失,即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具体表现为讲话困难或不能,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复述、对物体的命名及阅读和书写的障碍等方面。顽固性失语则是指失语症患者超过3个月仍不康复者。
  【关键词】 中风 失语症 治疗
  1.中风失语症的分类
  (1)运动性失语:表现为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思维,严重者只会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如只能讲“是”或“不是”;或只能重复用病变发生前留在他脑中的个别短句,表达不同的内容,形成重复的短句;有的无自发语言,只能重复别人的言语;有的在无自发言语情况下,当情绪激动时,可说出咒骂与呼喊的叹词;有的完全不能说话,也不能阅读,但能书写、抄写和听写。多由第三额回后2/3言语运动中枢的病变所致。
  (2)感觉性失语:患者虽能听到言语,但不能了解其意义,听原熟悉的本国语言,似听陌生的外国语言一样;较轻者能听懂语句,但如果语言太快或内容复杂,即出现理解困难;较重者完全不能听懂语言,答非所问。多由左侧第一颞横回后部的病变所致。
  (3)意义性失语:患者对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丧失了了解其意义的能力,即不能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无法分辨出“兄弟的父亲”和“父亲的兄弟”这两个词组的区别,乃由于顶、枕、颞三叶交界地区(角回和缘上回)的病变所引起。
(4)命名性失语:患者把词“忘记”了,难以指出指定物体的名称,例如说不出钢笔、茶杯、手电筒的名称,而是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这是用来写字的,这是喝水的,这是照明的。”乃由于枕叶和颞叶交界区病变所引起。
  (5)失读:患者对单字的信号意义完全不能理解,眼前的文字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不能诵读。乃由角回受损所致。
  (6)失写:患者虽可听懂别人的话也能看明白,但不能将这些写出来表达。乃由额中回后部受损所致。
(7)失算:患者通常认识数字,能听写数字,能做简单算术,但不能分辨多位的数字,不能计算超过10位以上的数字。乃由左侧枕区和顶区受损所致。
  (8)传导性失语:患者对会话理解正确,会话流利但语言错乱。乃由大脑外侧裂上或外侧裂下受损所致。
(9)混合性失语:指同时存在感觉性失语和运动性失语,此时完全不能诵读和写字,既听不懂,又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乃由于优势半球额叶、颞叶的广泛性受损或者皮质下病变致联系通路中断所致。
2.辨证论治
(1)肝风上扰
主证:突然语言蹇涩或失语,伴半身不遂、面瘫、头痛、面红、烦躁、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潜阳熄风,启窍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珍珠母30g 杜仲15g 地龙10g 丝瓜络10g 丹参30g 远志10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僵蚕10g
  (2)风痰阻络
  主证:语言蹇涩或失语,舌强,口角流涎,或伴偏瘫麻木,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启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
  胆南星10g 远志10g 石菖蒲10g 僵蚕10g 郁金10g 天麻10g 钩藤15g 全蝎5g 白附子10g 丹参30g 法半夏10g
  (3)痰热上扰
主证:语言蹇涩或失语,口角流涎,伴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烦躁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有力。
  治法:化痰清热,启窍通络。
  方药:涤痰汤加减。   胆南星10g 竹茹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瓜蒌仁6g 枳实10g 石菖蒲10g 大黄10g 僵蚕10g 丹参30g 远志10g 栀子6g
  (4)肾虚精亏
  主证:语言蹇涩或失语,腰膝酸软无力,心悸气少,耳鸣健忘,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滋补肝肾,启窍通络。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熟地黄15g 山茱萸10g 石斛10g 麦冬10g 五味子l0g 石菖蒲10g 远志5g 木蝴蝶5g 红花10g
  (5)瘀阻经络
主证:语言蹇涩或失语,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启窍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g 红花10g 赤芍10g 川芎l0g 当归尾10g 豨莶草15g 木蝴蝶5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青果15g
   (6)阳虚血瘀证
主证:语言蹇涩或失语,腰膝酸软,肢冷便溏,舌质淡暗,苔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启窍通络。
  方药:温肾通络汤加减。
  黄芪30g淫羊藿15g 枸杞子30g 沙苑子10g 制附片6g 巴戟天15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远志5g 红花10g 木蝴蝶5g 僵蚕10g
  3.针刺治疗
  处方:百会、哑门、廉泉、通里。
方义:《针灸资生经》“治舌缓不语,失音不能言,舌急:穴哑门。……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穴廉泉”,哑门为督脉穴,廉泉为任脉穴,督、任同源,两穴合用,前后相配,能通调督任,益脑开窍;《灵枢·经脉》“从巅入络脑”,巅即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交会百会穴,取之能益气通阳,醒脑开窍;《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其病……虚则不能言”,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取之则能宣通心气,通塞开窍。四穴合用,则能加强通心开窍,醒脑发音的作用,使失语得以恢复。
  操作:针哑门穴,患者取坐位,针尖对着嘴的方向进针1~1.2寸,患者有胀感即可,一般不提插,只做捻转以加强针感后出针;廉泉穴针尖向后上刺人约1寸,达舌根部,使舌根有明显的胀、麻感后出针。百会穴沿头皮向后横刺0.8~1寸;通里向神门方向透刺。
  随证配穴:风痰阻络者配风池、丰隆;痰热上扰者配丰隆、行间;瘀阻经络者配阴郄、血海;阳虚血瘀者配巨阙、关元、肝俞;肾虚精亏者配肾俞、太溪。
参 考 文 献
[1] 黄晔,何崇.肖少卿教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治验. 中医文献杂志,1998年01期.
[2] 陈安亮,李忠仁.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369-370.
[3] 杨海芳,黄燕.中风失语症的中医研究现状[J].光明中医,2004,19(5):14-16.
[4] 江钢辉,李艳慧.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15-16.
[5] 潭少牧,徐元山.苍龟探穴法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96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3,9(2):47.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