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纠正呼吸困难、解除肺动脉高压、保护心肌和防止心力衰竭、防止凝血障碍、抗休克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产科问题的处理。结论 羊水栓塞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危害母婴安全,因此应重视羊水栓塞的诱因和前驱症状,为抢救羊水栓塞争得宝贵时间,降低羊水栓塞病死率。
【关键词】 羊水栓塞 诊断 治疗
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是产科一种少见而病势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85%,是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分娩发生羊水栓塞患者16例,患者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2岁。初产9例,经产妇7例,孕周39~42周。经过诊断与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羊水栓塞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危害母婴安全,因此应重视羊水栓塞的诱因和前驱症状,为抢救羊水栓塞争得宝贵时间,降低羊水栓塞病死率,现将临床治疗与分析报告如下。
1.2 临床表现
1.2.1 休克期 多突然发生,先有一声惊叫,有的伴寒战、抽搐,数秒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胸闷、烦燥不安和呕吐,短时间内进入休克状态。多数短时间内死亡,少数出现右心衰竭症状,右心室急性扩大,心律快,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且压痛。同时出现肺水肿,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满布啰音。继而呼吸循环衰竭、昏迷。
1.2.2 出血期 产后有大量持续不断的阴道流血,血不凝,即使宫缩良好流血也不会停止,同时全身有广泛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切口创面以及穿刺部位等处广泛出血和出现瘀斑、瘀点。
1.2.3 肾功能衰竭期 出现少尿、无尿以及尿毒症症状。由于休克时间长,肾脏微血管栓塞缺血而引起肾组织损害所致。
1.3 辅助检查
1.3.1 化验室检查 DIC三项筛查为;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0秒即可有诊断意义;③血浆纤维蛋白质&<1.5g/L即可诊断。确诊:上腔或下腔静脉管取血下作血液沉淀试验,放置后若沉淀为三层,则底层为细胞,中层为棕黄色层,上层为羊水碎许。取上层物质作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鳞状上皮细胞、羊水结晶、撬毛等物质。
1.3.2 心电图:右心室,右心房扩张,尚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
1.3.3 X线片:胸片可出现双侧弥温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
2 治疗
2.1 纠正呼吸困难 急性羊水栓塞发生后,首先受到威胁的是呼吸循环系统,继而重要器官和全身组织严重缺氧,必须即刻给氧,防止发生肺水肿,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2.2 解除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不解除,缺氧无法纠正,心衰,休克亦难回避。所以,在供氧的同时,应及时纠正肺动脉高压。转贴于
关于羊水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