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临床治疗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其发病率高,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其他如胆汁、胰液反流、酗酒、服用NSAID、某些刺激性食物有关。其中以胃黏膜Hp感染最为常见。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按炎症部位分为慢性胃窦炎和慢性胃体炎,后者与自身免疫有关,同时伴有恶性贫血,发病率较低。临床常见慢性胃窦炎,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炎症,后期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为主要病理特点。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嘱患者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二)药物治疗
l.抗Hp治疗 经上述相关检查确诊Hp感染者,应予根除Hp治疗。常用的是以胶体铋剂为基础和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联合治疗:如奥美拉唑(洛赛克)20mg,每日2次,口服,或用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110mg,每日4次,口服;阿莫西林1 g,每日2次,口服;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7~14日。
2.抑酸治疗 如Hp检测阴性,可予以抑酸治疗,一般可选用 h3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口服;或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口服。亦可选用PPI,如奥美拉唑(洛赛克)20 mg,每日1次,口服;或雷贝拉唑(波利特)20 mg,每日1次,口服;或埃索米拉唑(耐信)40 mg,每日1次,口服。PPI药物一般均为清晨空腹口服,上述PPI药物治疗的疗效基本相似,但多数认为埃索米拉唑(耐信)作用迅速,效果更佳。PPI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亦应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一般疗程为2~4周。
3.胃黏膜保护治疗 硫糖铝l g,每日3~4次,餐后口服;硫糖铝混悬液(舒可捷)10 ml,每日3次,口服;胶体次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110 mg,每日4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喜克溃)200μg,每日4次,餐前和晚睡前口服。硫糖铝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而铋剂的不良反应则有口内金属味、便秘、皮疹等。米索前列醇是一合成的前列腺素类似物,其主要不良反应是腹痛、腹泻,孕妇和对前列腺素过敏的患者禁用,有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病变者慎用。
4.抗抑郁药 对伴随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25 mg,每日3次,口服;或用具有特异件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作用的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20 mg,每日1次,口服,注意应从小剂量开始。
5.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 mg,每日3次,餐前15~30分钟口服;或普瑞博思(西沙比利),常用剂量5~10mg,每日3~4次,口服,少部分患者有腹鸣、稀便、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注意有心动过缓、Ⅱ~Ⅲ度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等禁忌使用普瑞博思,应用时避免普瑞博思与某些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氟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手立霉素)合用,以免致心脏毒性增加。一般疗程2~4周,主要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为主的患者。
6.其他治疗 A型萎缩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可予维生素 B120.1 mg治疗,隔日1次,肌内注射,直至血象恢复正常,维持量为 0.1mg,每月1次,肌内注射。
【注意事项】
1.医患沟通 慢性胃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如诊断明确,应详尽告知患者或其亲属有关慢性胃炎的特点、治疗药物、疗程,更应告知良好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心理疏导对本病症状的缓解同样是重要的方面。胃镜和(或)X线钡餐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常用方法,尤以胃镜检查为首选,检查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操作过程、对本病诊断的价值,以便患者及家属能理解、配合。无论选择何种治疗,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随访是必要的;如行Hp检测,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Hp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除Hp治疗的方法及治疗目的;如有胃萎缩、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胃镜复查的意义;如确诊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则应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是必须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予手术治疗。
2.经验指导
(1)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可有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腹痛、饱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少数患者可有黑便和(或)呕血,但一般为少量;部分患者可有上腹痛,呈节律性,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一些患者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应仔细询问病史,注意与胃癌的鉴别,内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临床实践中,病史询问时应特别注意有无上述的警报症状,如有。应高度疑及胃癌等其他疾病。
(2)本病体检一般无阳性表现,但如发现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包块、皮肤巩膜黄染,则可肯定排除本病。
(3)本病的治疗药物很多,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良好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必要的心理疏导对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4)Hp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B型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根除Hp治疗是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方面;但应注意,根除Hp治疗后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并不明显,因此,目前主张有以下情况时须行根除Hp治疗:①有胃黏膜糜烂、中至重度萎缩、中至重度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②有胃癌家族史;③伴有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④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5)萎缩、肠腺增生、不典型增生常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定期胃镜及胃黏膜病理复查是很必要的,可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参 考 文 献
[1] 程秋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现状. 医学综述,2002年01期.
[2] 郭豫兰.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5年03期.
[3] 徐彩顺.三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