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病是一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病因未明。本病侵犯多个关节,而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应强调指出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组织,其他系统的损害也较常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
【关键词】 症状体征 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 诊断鉴别 关节内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6例。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强直性脊椎炎5例,骨性关节炎9例,
髌骨软化症5例,痛风性关节炎4例。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点为侵犯多个关节。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病程长,具有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有急性发作和自行缓解并反复交替出现等特点。后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强直和畸形、功能丧失,病变趋于自行静止。
【诊断】
1.晨僵至少持续1h。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有积液,包括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
3.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或腕关节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或积液。
4.在上述关节中有3个关节,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关节。
5.皮下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7.手和腕的后前位X线显示有骨侵蚀或明确的骨质疏松。
第2~5项必须由医师认可,第1~4项必须持续6周以上。第2~7项中有4项者可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鉴别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 常伴有风湿热,多见于儿童,常侵犯大关节。游走性关节疼痛和肿胀,肿痛消失后,关节恢复正常。
2.骨性关节炎 50岁以上的人常见,X线片可见软骨下骨硬化,边缘骨及囊性变。
【治疗】
1.全身治疗
(1)本病为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首先对病人做好思想工作,树立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改善休养环境,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冷湿。
(3)早期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后期应结合药物治疗。对关节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4~6 g,分3~4次口服;芬必得,每日1200mg,分2次口服;扶他林,每日200mg,分3~4次口服;吲哚美辛,每日75mg,分2~3次口服。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嘱餐后服用。②肾毒性:老年及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作用。但停药后即复发,长期应用有明显不良反应。泼尼松10mg,每日1次.根据病情在短期内增减。
(3)免疫抑制剂 甲氨嘌呤剂量为5~10mg,每周1次,口服或注射。
(4)中药雷公藤、青藤碱亦具有抗炎、镇痛及免疫抑制作用。
3.手术治疗 早期可行滑膜切除术控制免疫反应,晚期可行性手术改善关节功能。
二、强直性脊椎炎
强直性脊椎炎是类风湿因子血清阴性的脊椎关节病,男女发病比约在14:1~10:1,20~40岁多见。
【诊断】
1.中青年男性患者。
2.腰背痛、发僵感超过3个月并经休息不缓解。
3.颈、腰、骶髂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4.合并虹膜炎。
5.后期疼痛消失,但遗留不同程度的圆背强直畸形,髓关节也可发生强直,行走困难。病程长达10年。
6.X线检查 骶骼关节处出现硬化,关节间隙模糊或消失。胸腰椎体早期出现骨质疏松,以后骨质增生,形成竹节样改变。
7.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HLA-B27多为阳性。
【治疗】
1.全身和药物疗法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同。
2.注意防止畸形发展。活动期患者应睡硬板床、低枕、仰卧,以防止驼背形成。
3.手术治疗
(1)对晚期有严重驼背畸形者可行截骨矫形手术。
(2)双侧髋关节强直者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三、骨性关节炎
本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和老年性关节炎。其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软化逐渐脱落消失,软骨下板层骨质硬化,骨赘形成。常继发关节滑膜炎、关节间隙狭窄,出现功能障碍。
【诊断】
1.好发于中年以上或老年人,负重大的关节及腰部多见。
2.早期出现关节酸痛、休息痛,活动后好转,但过劳后疼痛又加重。
3.关节可有压痛、肿胀及腔内积液,晚期痛感加重、关节肥大变形,但不形成关节强直。
4.X线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骨刺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整齐。
5.早期应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
(1)避免损伤,尽量减轻受累关节负重。
(2)药物治疗 水杨酸及非甾体类药物可以止痛,氨基葡萄糖类药物有软骨营养作用。可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2.局部治疗
(1)理疗和各种热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可行关节融合术、成形术,年龄较大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
四、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是指髌骨软骨的软化和进行性破裂,是髌股骨的常见病因。
【诊断】
1.早期在大量运动后膝关节疲劳无力,后期半蹲位猛跳时膝痛以至不能支持半蹲位。
2.早期膝前局限疼痛,与活动量成正比,逐渐膝外翻,膝后部亦出现疼痛。
3.常见体征有:髌股内侧关节面压痛,髌骨摩擦试验阳性,单腿半蹲试验阳性。
4.X线早期可无表现,晚期为骨关节炎表现。
【治疗】
1.应避免能引起疾病的各种活动,可使用非激素类抗炎止痛药物。
2.可行胫骨结节垫高术、关节镜手术等。术后石膏托固定2~3周,功能锻炼。
五、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疾病,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风多继发于血液病、肾脏病、恶性肿瘤等。
【诊断】
1.常见于有饮酒习惯、多肉食生活及肾和尿路结石者。
2.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可能有家族史。
3.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局部关节剧痛,不能入眠。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可达38~39℃。
4.受累关节明显红肿,皮肤发亮,局部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隆起、质硬的痛风结节。痛风结节可发生溃破,有白垩状物流出。
5.关节腔穿刺可抽出白垩状物,镜下可见针尖样尿酸钠盐结晶。
6.血尿酸检查往往偏高。
【治疗】
1.宜多饮水,少饮酒,少食蛋白质及动物脏器,豆类等食品。
2.避免过劳、着凉、饥饿、精神刺激等。
3.急性发作期可用秋水仙碱、癌风利仙胶囊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4.局部理疗减少渗出,手术切除结石或经久不愈的瘘管。
参 考 文 献
[1]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0.
[2]张进玉,李明勤.国产布洛芬治疗关节炎初步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1980年02期.
[3]张军.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软骨MRI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孟怀东.形形色色的关节痛[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关于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分类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