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882 日期:2025-07-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郭冬梅 毛建华 周淑芝

【摘要】 目的 对51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制订护理措施,给予密切观察病情、控制血压、血糖,翻身、叩背、物理降温、鼻饲等护理措施。 结果 516例中基本痊愈318例,好转168例,死亡30例。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微创术后 并发症 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术后并发症多[1],治疗难度大,早期病死率可高达49.4%,仅不足半数患者可生活自理[2]。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5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存在的潜在并发症,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
  1 临床资料
  1.1 516例患者中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其中年龄39-85岁。男360例,女156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40例,死亡2例;消化道出血48例,死亡2例;再次出血36例,死亡1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死亡2例;心率失常30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死亡2例;颅内感染8例,死亡4例。
  2 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护理
  2.1 术后再出血的护理 术后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6]。多发生于术后24-48h,短期内形成脑疝并导致死亡,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多能挽救患者生命。有报道再出血的患者发生率为10%[6],本组再出血36例,发生率7.0%。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生命体征改变,尤其是术后48h内严密注意血压的动态变化,在脑出血的最初3h内控制收缩压在160mmHg以下;平均血压在100-120mmHg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而血压下降20%并不会相应的减少脑血流量[7];血压稳定的患者可抬高头部15°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颅内静脉淤血及脑水肿的发生;避免过度躁动等使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YL-I性引流管注入液化酶后夹闭2-4h期间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的前兆症状,如出现及时通知医生放开引流管,以防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②注意观察YL-I性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24h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术后引流液呈淡红色是正常,如新鲜血液应考虑再次出血的可能;引流液混浊应注意考虑颅内感染的可能;严格掌握引流袋的高度,脑室外引流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的10-20cm为宜;③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④稳定患者情绪,告诉患者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续激动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  
  2.2 肺部感染的护理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体质虚弱、咳嗽无力,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误吸入呼吸道;各种侵入性操作后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细菌易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文献报道院内肺部感染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室发生率为10%~25%[3],本组肺部感染40例,发生率为7.8%。护理措施: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应每2h给患者翻身、拍背1次,对清醒患者指导并鼓励其咳痰,对咳痰无力及昏迷患者要及时吸痰,并行口腔护理2次/d,选持合适的漱口液,防止病原体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②如已合并肺部感染者尽早气管切开可减少插管中多种病原菌繁殖,有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4]。气管切开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色、味和黏度。③雾化吸入药物一般用注射用水20ml加入庆大霉素2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2.5mg,合并使用抗生素3-6d即可。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3 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脑出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高热可导致机体代谢增高,增加脑的耗氧量造成乳酸堆积,加重脑水肿[5],发热的主要原因有4种:①常见的术后脑水肿其一般高热3-5d,体温38℃-40℃;②原出血部位不同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升高;③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发热;④感染。
护理措施:(1)中枢性高热主要是由丘脑下部及中脑病变引起,发热时不伴有寒战,没有感染体征,躯干温度高,四肢温度不高,一般药物降温效果差,物理降温效果好。(2)吸收热发生在术后两周内,体温不会太高,波动在37.5℃上下,可不予以处理。(3)感染性高热有感染体征,如清醒患者忽然精神萎痱,表情淡漠,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烦燥患者忽然安静,体温上升到38.5℃以上,全身皮肤热,引流液呈混浊,应考虑颅内感染。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在大血管位置放置冰袋、头戴冰帽、温水擦浴、电冰毯。  
  2.4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2-14d内,多由于脑出血引起胃酸大量分泌,造成胃黏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进而导致应激性溃疡所致,其中以脑干,丘脑下部出血者消化道出血率高。有报道发生率10.4%[8],本组消化道出血48例,发生率9.3%。护理措施:①患者术后均早期留置胃管,注意观察并记录胃内容物:如胃内容物呈咖啡色,提示消化道出血,根据医嘱积极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如:凝血酶等止血药溶于冰水注入胃内,3-4次/d,重者每2h交替使用上述药注入胃内,合并给予有效的止血剂;②当胃内容物<150ml,胃液颜色正常,可鼻饲流质,并控制好鼻饲液的温度浓度、输注速度;③病性稳定,未禁食患者给予,少量多餐,,选用米汤、豆浆等碱性食物,禁用有刺激性、粗纤维的饮食,避免酸、辣、硬、生冷食物,最好一次量不能超过300ml。  

   2.5 高血糖的护理 脑损伤期间高血糖反应可加重脑继发性损伤,影响中枢神经的恢复,故血糖可作为重型脑出血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9]。患者在重度脑出血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血糖增高持续时间越长继发性脑损伤加重越明显[10]。所以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护理措施: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和高渗性昏迷的发生。如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心慌出汗、呼吸浅快、血糖下降、脉搏细数,提示有低血糖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纠正低血糖;出现原发病不能解释的意识障碍加重同时伴有舌干唇裂、皮肤弹性减低、眼球凹陷、震颤、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样抽搐等脱水及神经系统症状应高度警惕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2.6心律失常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有循环系统病史。本组有30例患者有心律失常,并发心肌梗死而死亡2例。护理措施:①如循环系统病例病史、重症昏迷等均行多功能心电监护3-5d;②定时记录心电图,分析心电变化。
  3 体会  
  实践证明,对脑出血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
参 考 文 献
[1]Buhk JH,Cepek L,Knauth M.Hyper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ing car otid stenting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6,27(7):1508-1513.
[2]Zurasky JA,Aiyagari V,Zazulia AR,et al.Early mortality following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eurology,2005,64:725-727.
[3]Hilker R,Poetter C,Findeisen N,et al.Nosocomial pneumonis after acute stoke: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Stroke,2003,34(4):975-981.
[4]Teoh WH,Goh KY,Chan C.The role of early trachesotomy in critically ill neurosurgical patients.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1,30 (3):234-238.
[5]黄海能,赵邦,符黄德.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治疗.右江医学,2007,35(6):685-686.
[6]耿荔蓉.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1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2.
[7]杨友松.国内外脑出血基础研究及治疗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临床内科杂志,2007,24(6):435-442.
[8] 李庆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54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607-3608.
[9]杨海贵,张维涛,杜宏瑞,等.胰岛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观察.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1):37.
[10]贺彼芬,何卫娥.血糖值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3,18(2):93-9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