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868 日期:2025-07-1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院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术前心理辅导、对症处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生育期妇女的发病率约为20%~25%[1]。其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大多数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7月开展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以来,深受我市妇科患者的欢迎,其中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7月收治因体检或月经异常、不孕症等发现子宫肌瘤患者。本组38例,年龄15~48岁,平均26岁,其中17例为浆膜下子宫肌瘤,21例为肌壁间子宫肌瘤,B超显示子宫肌瘤均>3cm。患者入院后经常规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完善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及其他性质的病变。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
  1.2 结果 本组38例,手术时间为1~5h,平均时间为3h,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8例出现肩痛,2例出现胸痛。对症治疗后消失。少数患者有少量阴道流血2~7日,均予抗感染、止血、促宫缩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临近脏器损伤发生,无发生感染,平均住院5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仔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请同病房已做完同类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向其讲述亲身体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经常与患者接触和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地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 皮肤护理 术前1日备皮,其范围包括会阴部和腹部汗毛,脐孔部用液状石蜡油浸泡数分钟,使污垢软化,再用茂康碘棉球擦拭干净。
  2.1.3 肠道准备 术前1天,上、下午分别口服20%甘露醇125ml,以排尽肠道内的大便及积存的气体。口服20%甘露醇无效者,术前晚8点及术晨6点各用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术前晚10点禁食、禁水。
  2.1.4 阴道准备 避开月经期,常规行阴道灌洗上药,用0.2%碘伏溶液每天冲洗1次,然后以灭滴灵0.2×2片塞阴,每天1次,连续3天。
  2.2 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详细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麻醉未清醒前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CO2气腹下完成,术中吸收大量CO2,易致高碳酸血症,导致缺氧,术后常规给氧2~3h,氧流量2~3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CO2的排出[2],也减轻患者因气体刺激带来的不适。暂禁食禁饮。对无恶心呕吐者,术后6h可给予流食,肛门排气后可进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6h后无特殊不适可以帮助患者起床活动,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下床对肠功能恢复的好处。    2.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因肌瘤剔除术切口有可能引起出血,应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3]。患者回房后即予心电监护,立即吸氧6h,氧流量为2~3L/min,每1小时测BP、P、R、血氧饱和度1次,6次平稳后停测,以便早期发现内出血、休克等病情变化,得到及时处理。每日测体温4次直至正常,3d后改为每日1次。
  2.2.3 恶心、呕吐观察 由全麻时药物引起或CO2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引起。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清醒者呕吐时指导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呕吐时腹压对伤口的影响,必要时可用止吐药。本组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经细心护理,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2.2.4 输液及尿管护理 由于手术时患者头低足高位,同时气腹可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故输液宜在上肢静脉进行,并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尿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手术后24h可拔除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以利膀胱功能恢复。
  2.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气腹并发症:腹腔镜术后CO2残留腹腔可引起腹胀,刺激膈肌引起膈下不适、胸背肩部疼痛,此时可给予间断吸氧和疼痛部位按摩,取膝胸卧位,让CO2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CO2弥散入血尚可发生高碳酸血症,出现呼吸减慢、CO2分压升高[4,5]。本组8例出现肩痛,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胸部疼痛,均通过改变卧位及吸氧而缓解症状。皮下气肿多与气腹针穿刺未进入腹腔、术中气腹压力过高、切口过大或盆腔脏器粘连严重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捻发感,轻度皮下气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3 出院指导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安排合理营养,逐步增加锻炼量,术后2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以防止正在愈合的腹部肌肉用力,避免从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如跳舞、久站等。术后1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和性生活。指导如有不适随时复查。
  3 小结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 考 文 献
[1]梁洪.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57-558.
[2]程琳,饶芸.腹腔镜下胃上部癌根治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27.
[3]蓝爱琴,王丹霞,谭玉珠等.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J].微创医学,2007,2(2):146-147.
[4]高鸣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43.
[5]张斌.58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6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