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肩周炎144例疗效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087 日期:2025-07-04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随机抽取的144例肩周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组72例)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注射、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药物注射治疗、电针治疗以及中医手法治疗、中医药物熏蒸等综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肩周炎 疗效分析
  肩周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它是肩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的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特点是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故也称冻结肩或漏肩风。且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男女比率为3:1,右肩多于左肩,因此又称五十肩或老年肩。我院对2010年期间收治的14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随机抽选我院骨科2010年期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44例,将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6例,年龄43-76岁,病程6d-8月;观察组72例,男性18例,女性54例,年龄42-73岁,病程8d-1年。经统计学分析显示,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肩部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
  (二)诊断标准
  骨科门诊根据《实用外科学》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来对患者进行确诊:
  第一,缓慢发病,肩部疼痛及活动痛,持续性疼痛,夜间尤其严重。
  第二,肩关节活动外展、上举及内、外旋活动受限,尤其以外旋受限较为严重。
  第三,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第四,肩前方、肩突、肩峰下、肩胛间、三角肌附着处、结节间沟等处有压痛。
  第五,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第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法治疗:
  用曲安奈德(痛息通)混悬剂注射:痛息通混悬注射液40mg、维生素B12 500μg、1%利多卡因6-8ml组成混合液,分别注射于病损肌肉或肌腱内,每个部位注入混合液2-3ml,7天注射1次,3 次为1个疗程。
  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成人,25mg/次(2ml),1 次1周,连续注射5次,注入关节腔内或肩关节(肩关节腔、肩峰下滑液囊或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 内,5周为1疗程。
  观察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上常规的西医治疗,并结合熏蒸、电针治疗以及中医手法治疗。
  熏蒸: 用电脑熏蒸中频治疗机,将患处置于仓内熏蒸,温度控制在38℃-52℃范围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间半小时。舒肩熏洗方组成: 威灵仙、秦艽、川芎、羌活、桑枝、伸筋草、鸡血藤各30g,制川乌、制草乌各20g。
  电针治疗: 取肩前、肩贞、肩髑、臂脯、曲池等痛点,针刺得气后,将治疗仪通电,调节耐受量,治疗15分钟,1次/天,1次为1个疗程。
  中医手法治疗: 患者端位下,首先用掖、揉、按、捏手法放松患肩周围软组织。再一手持患侧前臂,使其患臂按手法需要被动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环转,另一手按肩部软组织不同损伤部施用手法,用拇指或其他指指腹按病损组织,垂直方向弹拔按揉15分钟,然后用理筋手法理顺肌筋,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同时患者每天做肩关节功能锻炼。
  (三)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 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无效: 肩痛肩关节活动无改善或有加重的现象。
  (四)统计学检验
  对研究结果进行完全统计,用SPSS 13 for Windows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转贴于    二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月后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效果评价(表1),经过统计学检验,两组之间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组的疗效的等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2.63;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 两组之间比较,P<0.05
  三 讨论
  肩周炎按病理过程可分为凝结期、冻结期和解冻期。患者一旦进入冻结期,肩周炎除关节囊严重挛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病变加剧,滑膜充血、增厚,软组织缺乏弹性,此期以渐进性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为特点,其中以肩外旋活动度降低最为明显。
  冻结期肩周炎的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疼痛和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常用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理疗、按摩及功能训练等方法对疼痛和活动受限较轻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对重型患者效果不明显。而西医采用药物注射治疗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但是单纯的西医注射药物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目的是消炎止痛,促进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痛息通为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过敏等作用,局部注射可直接作用病损组织,起到止痛、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强肌腱弹性和活动性、提高肌张力的效果;手法治疗可起到舒筋活络、松解粘连、解除肌肉及肌腱痉挛、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作用;电针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通的作用。上述方法配合应用,起到了消炎镇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 既体现了西医抗炎,快速止痛的长处,又发挥了中药治本的优势,标本兼治,故治疗可靠。
  参 考 文 献
  [1] 董叶凯,黄海燕.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163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1):712-713.
  [2] 王沛涛,叶文雄,谢素玲.中医合用西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1):41.
  [3]谢生山,王霞,谢宁.谈中西医疗法结合治疗肩周炎[J].新疆中医药,2008,26(3):61-6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