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941 日期:2025-07-03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40~55岁,其次为60~69岁。其发病与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及通过性交传染的某些病毒(如人类皰疹病毒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及人类巨细胞病毒等)特别人乳头病毒HPV16、18型感染有关。子宫颈癌的发生往往经过慢性宫颈炎(尤其是宫颈糜烂)、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至浸润癌的长达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漫长过程。宫颈部的病变易于发现,因而早期诊断不难,根治率高。即使晚期,经过积极治疗亦可获得长期缓解。宫颈由于其特殊解剖学特点,非常方便进行临床检查,大多数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均可在早期发现,宫颈阴道细胞学是最有效的预防性检查手段,目前全世界均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CT),以提高宫颈低度病变及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1 宫颈病变的诊断
  1.1 临床表现
  (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1.2 细胞学检查
  包括常规的宫颈细胞刮片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CT)、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TCT)。我国目前使用的巴氏Ⅴ级宫颈细胞学分类逐渐被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TBS)的宫颈细胞学分类取代。
目前多采用的是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system,TBS)的宫颈细胞学分类。TBS 的宫颈细胞学分类主要为: 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ow grade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high grade squamous int raepithelial lesion ,HSIL)、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GCUS) 等。细胞病理学阳性诊断有:ASCUS、LSIL 、HSIL及鳞癌。
  1.3 阴道镜检查
  目前采用的阴道镜检查是应用放大技术观察子宫颈和下生殖道的形态学变化。但是,阴道镜检查的真正价值在于识别子宫颈和下生殖道的HPV 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影视阴道镜阳性诊断有: 宫颈湿疣、醋酸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和宫颈癌。其中,宫颈湿疣、醋酸白上皮、二联征预测组织学诊断为LSIL;三联征预测组织学诊断为HSIL。正常转化区为影视阴道镜阴性诊断。影视阴道镜检测为醋酸白上皮是亚临床HPV感染(subclinical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SPI) 的典型特征。醋酸白上皮的发生机理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醋酸白上皮的发生可能与HPV 感染后产生某种特殊角蛋白有关。
  1.4 宫颈多点活检组织学检查
  常规采用6 点、12 点两处,病变严重者多取材于病变最严重的部位。病变回报的结果可以是:慢性宫颈炎、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和原位癌(CIS) 。此项检查的特点是:定位准确,但不能覆盖宫颈全貌。
  1.5 宫颈管刮取术 (ECC) 和宫颈锥切术ECC
  用于明确颈管内是否有病变或病灶是否累及颈管;或当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GCUS 时。宫颈锥切术:包括传统的冷刀(CKC) 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LOOP手术可以在门诊完成,无需麻醉,出血少,费用低。但是,切除组织的深度和宽度不及CKC。宫颈锥切术可以覆盖宫颈全貌。作为诊断性宫颈锥切的适应证: ①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 ②宫颈管刮取术,阳性或不满意; ③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三者不符合或不能解释其原因; ④病变面积大,超过宫颈1/2 者; ⑤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在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⑥怀疑宫颈腺鳞癌; ⑦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⑧怀疑或不能除外浸润癌。   2 宫颈癌的治疗
  2.1 手术治疗 目前宫颈癌主要的两种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疗。手术即全部或部分切除肿瘤病灶,尤其对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疗效好。目前,有尝试用宫颈电锥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报道,这种手术不用麻醉和住院,给患者带来了很大方便。宫颈癌根治术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易发生手术并发症。若术前术后使用博生癌宁2-3个疗程可有效地缩小肿瘤,减少手术的并发症,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可预防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2 放疗 放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根据病人情况,可以采用单次大剂量照射或分期小剂量多次照射。
  2.3 化疗 分为单纯化疗与联合化疗两种,前者用于盆腔外病变转移前及手术、放疗后又复发者,常见化疗药物:顺铂、卡铂、阿霉素、长春新碱等;联合化疗常用的有DF(DDP+5-FU)方案。目前单纯化疗作用不明显,常用联合化疗。
  放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是肯定的,但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造成机体的损伤,出现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因此采用博生癌宁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以达到抗癌化瘤、消肿镇痛、排除腹水的治疗目的,同时,又可避免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增加手术患者的抗复发、抗转移能力。
  2.4 热疗 加温疗法是近20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疗法,此疗法与放疗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建议患者采用。手术、加温疗法与中药透皮抗癌治疗(博生癌宁)合用可以大大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率。
  2.5 中药透皮抗癌治疗 由于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并发其它脏器及器官转移,体质虚弱,无法进行手术及放、化疗,则单独采用博生癌宁这种无损伤的透皮治疗更为适合。博生癌宁本身富含抗肿瘤活性因子,既可以渗透于病灶,阻滞癌肿细胞的核分裂,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杀灭癌细胞,并通过干扰与癌症恶病质相关的细胞因子起到抗恶病质的作用,又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升高白细胞,达到扶助正气,改善病症的效果。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并有逐年增加趋势。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一般约需10 a,宫颈解剖位置特殊,易进行临床检查,所以宫颈癌如能早诊早治,预后会很好,原位癌手术切除子宫后5 a生存率为100%。在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活检三阶梯式诊断程序,提高诊断准确率,争取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最大限度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病死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