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806 日期:2025-07-01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致关节畸形,重者甚至导致致残。探讨类风湿因子(RF)分型定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意义。文中分别采用了散射比浊法与ELISA方法来定量检测RA患者组以及其他风湿病组血清中IgG、RF、IgM、RF、IgA、RF的含量。
【关键词】RF;抗HEV-IgG;干扰;排除

  我们在试验中发现类风湿因子(RF)在抗-HEV-IgG测定中引起假阳性反应,对84例RF阳性标本进行抗-HEV-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9.3%,阳性率与RF滴度之间无相关性,评价三种去除RF干扰的方法,用羊抗人IgM抗体、混合正常人血清、RF胶乳试剂分别中和RF,结果羊抗人IgM抗体,RF胶乳试剂中和法中的1:10中和组效果良好,中和率分别为93.9%、97.0 %。提示:ELISA方法检测抗-HEV-IgG应考虑RF引起的干扰,对判断结果的正确性十分必要。
  本文探讨了RF在抗-HEV-IgG测定中引起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同时评价了去除RF干扰的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血清标本84例无近期肝炎感染史的RF阳性血清,RF阳性滴度为1:20~1:1280,HBV-M、抗-HAV-IgM、抗-HCV均为阴性。
  1.2试剂
  1.2.1抗-HEV-IgG(ELISA)测定试剂盒,由丽珠试剂厂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1.2.2RF胶乳试剂: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1.2.3混合正常人血清。用ELISA法筛选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均为阴性的正常人血清40份混合。
  1.2.4小牛血清,由南通市防疫站提供。
  1.2.5单扩散用冻干羊抗人IgM抗体,按说明书所述加蒸馏水溶解即可,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1.2.6RF对检测抗-HEV-IgG的干扰观察,84例RF(+)标本用常规ELISA法测抗-HEV-IgG,然后用混合正常人血清、小牛血清、RF乳试剂、羊抗人IgM抗体分别中和及稀释酶结合物标本,再测抗-HEV-IgG。
  2结果
  84例RF阳性标本,测得抗-HEV-IgG阳性有33份,阳性率为39.3%。取以上33例标本分别用三种途径加以中和。(表略)
  3讨论3.1RF是一种抗IgG抗体RF大多属于IgM型,可与人及动物的IgG的FC段起反应,因而由RF干扰引起的检测误差,已开始受到重视和认识RF可在许多非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检出,如结核、麻风、肝炎等。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1%~5%,因此,ELISA法测抗-HEV-IgG时应考虑由于RF引起的干扰,这对判断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    3.2本实验为克服RF干扰的影响,运用三种方法,从两个环节上克服RF对抗-HEV-IgG检测的干扰。利用RF的免疫学特性与抗人IgM抗体中和RF,阻断RF与酶结合物的非特异性结合。原因有两个:1)RF大多属于IgM型,抗人IgM抗体可直接与之结合;2)抗人IgM抗体与标本中的IgM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的FC受体又可以与RF结合,而且几种结合对Ig M、IgA、IgG三类RF都有效,即使不完全阻断,在酶结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小牛血清和混合正常人血清,可进一步达到阻断的目的。因RF可能与之结合,故可克服干扰,实验证明,羊抗人IgM抗体中和RF时,10%小牛血清中和组比1%小牛血清中和组抑制的好(RF胶乳剂中和法也说明这一点,1:10中和组比1:1中和组抑制的好)。
  3.3在干扰标本中,RF有1:1 280高滴度的,也有1:20低滴度,而在无干扰标本中,同样也有高低滴度阳性者,这说明对某一个体而言,RF对抗-HEV-IgG测定的干扰影响并无规律,其原因可能一种RF不能与所有IgGFC结合,它是有特异性的,它所针对的只是IgG FC段中的GM型,若未能确定RF自身特异性和IgG的GM型时,某一标本中RF是否能引起干扰,那就难以预测。这就是说并不是高滴度RF标本一定会引起干扰,低滴度就不会,这被本实验结果所证实。尽管如此,对群体而言在实验结果中还可以看到高滴度RF阳性组的干扰率(54.5 % 6/11)明显高于低滴度RF阳性组(26.5% 9/34)。
  3.4以上实验说明,用10%混合正常血清,羊抗人IgM抗体稀释标本,并用10%小牛血清稀释酶结合物可有效地排除RF在检测抗-HEV-IgG中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叶文庆,唐立静.上百例临床标本ANA , RF测定结果以及分析[J].现代医药,2003,19,12-10
  [2]鲁明然,高连云,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研究[J].中国医生,2004,14,11-02
  [3]蒋前明,吕立平,张明义.风湿病的检测及结果的分析[M].1996,13,16-0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