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喉汤治疗慢性喉炎35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406 日期:2025-06-17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声带、室带的慢性病变。临床上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喉”的范畴。病因可分为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经适当治疗;长期发育不当,或过度用嗓;经常遭受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或平时烟酒过度;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咽炎等。表现为声嘶,喉部分泌物增多等。可分为慢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结节性喉炎(声带小结)。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交流。我们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运用中药清喉汤加减治疗慢性喉炎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1.1主要症状:声音嘶哑。
  1.1.2次要症状:咽喉干燥或疼痛,或伴有咳嗽、咳痰、清嗓、异物感等症。
  1.1.3病程较长,声音嘶哑时轻时重。
  1.1.4喉部检查:喉黏膜多有暗红色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全。具备主症、体征,要结合病程即可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2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3排除标准
  1.3.1不符合上述慢性喉炎诊断标准者。
  1.3.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3.3有过敏体质者。
  1.3.4不能坚持治疗,中途改变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1.4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68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30—50岁,平均(32±10.2)岁,病程0.3—1.8年,平均(0.5±1.2)年。对照组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30—55岁,平均(33.3±11.1)岁,病程0.34—2.2年,平均(0.6±1.3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及X线检查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均:
  2.1加强教育,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
  2.2治疗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2.3勿饮烈性酒和吸烟,避免辛辣、酸等强烈调味品。
  2.4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
  2.5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2.6清晨用淡盐水漱口。
  2.7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喉汤口服,方药组成(葛根30g 、 薄荷10g 、 银花15g 、 连翘15g 、 桔梗15g 、 元参15g 、 郁金10g、节根15g 、 甘草10g )。上药九味,加入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服为宜,一日三次,共用2月。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结分)/治疗前积分×100%。
  3.1.1治愈:发音恢复正常,喉部检查正常,疗效指数≥90%。
  3.1.2显效:声音嘶哑及喉部不适感明显减轻,喉部体征改善,疗效指数≥66%。
  3.1.3有效:声音嘶哑及喉部不适感减轻,喉部体证改善,疗效指数26%—<66%。
  3.1.4 无效:症状和喉部体征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26%。
  3.2疗效评估方法: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5次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值改变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临床治愈有25例(71.43%),显效6例(17.14%),有效2例(5.71%),无效2
例(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中临床治愈有13例(39.39%),显效8例(24.24%)有效5例(15.15%),无效7例(21.21%),总有效率78.79%,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4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4讨论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症病变,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病程较长,西药在此病方面没有较好办法。中医认为此病为肺气虚寒、肺阴亏虚、肾阴不足、虚火滞喉和邪毒久留、气血瘀阻、咽中闷塞、津液干枯、喉失津养。我们采用中草药,葛根、薄荷、辛凉发汗解表,疏散风热,解热生津,清利头目,利咽化痰,更有芦根止呕除烦,主治肺热上蒸,殃及咽喉等症。银花、连翘、元参、郁金,清热解毒,消痛散结,行气解郁。咽喉病位在上,故加用桔梗引药上行,桔梗、甘草相合以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使药性直达病所。对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明显。故我们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对35例慢性喉炎患者实施中药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3]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