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士血源性感染的预防 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391 日期:2025-06-17 来源:论文网
护士常进行有创操作,经常暴露于血源性物质中,加上工作繁忙、紧张、劳累,有较多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因此,护士进行血源性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必须了解其危害并掌握其防护措施。
  1提高防护意识
   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最有效且较容易实施的预防措施。要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无论病人是否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医护人员都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积极免疫预防 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职业性感染乙肝的几率最大,因此医务人员要积极接种乙肝疫苗。
  3搞好隔离、消毒工作
  3.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须手术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涉及心血管、大动脉、腹部手术等容易发生大量血液、体液喷溅的手术时应穿防水的隔离衣,戴防水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
  3.2凡血源性传染病患者要做手术治疗,均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内进行,所有敷料都要用一次性用品。
术前由巡回护士将物品备齐,术中禁止参观,尽量避免手术间内人员进出,手术间内所有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术者和器械护士须戴双层手套,术后医务人员手均用0.2%的过氧乙酸浸泡清洗3---5分钟,器械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清洗送高压灭菌,一次性用物及垃圾用0.2%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送感染科集中统一销毁,血液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1小时后倒入专用下水道。各种锐器浸泡后要放于专门的锐器收集盒内。 
  4安全操作、安全注射
  4.1熟练使用各种锐器,防止针刺伤及各种锐器损伤;
  4.2术中严禁用手直接接针,锐性器械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所有器械的传递,都应经过中介物—弯盘,这样可以减少传递器械所致的危险;
  4.3禁止双手将针帽回套被污染的针头;
  4.4尽快、准确把用过的针头和锐器丢弃于专用容器内;
  4.5使用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可回缩针头的注射器等。 
  5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5.1局部处理措施:
  5.1.1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5.1.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1.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或者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干净;
  5.2减少受伤者的心理伤害,据研究99.1%的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后非常担心和担心感染血源性疾病,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应关心护理工作者,建立暴露后登记制度,提供疫苗、暴露后检查、专家咨询等服务,并能够按照暴露级别予以相应处理。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