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门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491 日期:2025-05-29 来源:论文网
手术室是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之一,而门诊手术室担负着对门诊患者进行手术的任务,如果感染预防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医院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下面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如何进行门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做一阐述。
  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科内制订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存放工作制度、参观制度、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制度等,让工作人员工作时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 人员管理
  2.1 手术病人
  手术患者进手术室时均应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虽然门诊手术室的病人大多数病情较轻,手术后可以独自回去,但术前的宣教和解释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告知患者术后如何保护手术伤口不被污染以及按时服药等,防止有些患者回去后不引起重视,造成伤口感染。
  2.2 医护人员
  2.2.1 严格着装的管理要求  
  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首先在非限定区更换手术室的专用鞋、专用手术衣裤,帽子须罩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住口鼻,修剪指甲,手臂皮肤无破损及感染,方可进入手术间。
  2.2.2 加强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人员规范刷手;术中所有的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超过24小时不可再用;术中手套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大幅度的动作,保持手术室内清洁无灰尘,避免在手术床边频繁活动,以免形成涡 流而影响手术室的洁净状态。
  2.2.3 保持手术区的安静
  手术时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大声喧哗,手术者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不得已时须将头转离无菌区,防止细菌排到空气中或通过带菌飞沫从口罩下缘落入手术野。转贴于    3 环境管理
  3.1 建立四区、三通道 四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和办公区;三通道:工作人员进出通道、病人进出通道和污物通道。四区标识清楚,严格区分各区,每个手术间各备一套无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套一消毒。
  3.2 每日手术前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操作台、手术床、无影灯等,每日清洗消毒手术专用拖鞋,每周进行总消毒,每次术毕须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紫外线的强度每季度监测1次,强度低于75Uw/cm以下,须立即更换,每月定期进行空气培养、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表面的细菌数,抽查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
  3.3 遇有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须严格按特殊菌种的处理原则处理。
  4 物品消毒灭菌管理
  4.1 器械消毒灭菌管理
  手术器械是手术医生为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工具,所以必须保证手术器械的消毒和供应。手术室内的一切敷料、器械,有菌无菌要有明确标志,分别放置,无菌物品按失效期的顺序排列,消毒物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1周。
  4.2 一次性物品管理
  从供应室统一领取所有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使用时严格检查其包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如有包装破损、受潮、字迹模糊不清及过期时,严禁使用。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规范终末处理,并由专职人员收集后统一处理。
  其实,我们体会到,对于任何一台手术,无论是住院手术室的大手术还是门诊手术室的小手术,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严格认真对待。通过上述严谨的管理,我院门诊手术室近3年从未发生过感染,真正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整个手术科室的手术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