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胰酶肠溶片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408 日期:2025-05-2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常廷民 范颖英 李贞娟

【摘要】目的 评价胰酶肠溶片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消化内科门诊中被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30人,A组口服胰酶肠溶片和枳术宽中胶囊,B组单口服枳术宽中胶囊,C组单口服胰酶肠溶片,疗程均为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上腹胀、痛、早饱、嗳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B、C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A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6%,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酶肠溶片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更快,疗效更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胰酶肠溶片 枳术宽中胶囊 功能性消化不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using Pancreatin Enteric-coated tablet combine Zhizhukuanzhong capsule. Methods: 9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FD in digestion medicine otpatient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B and C three groups, each group had 30 people. Group took orally the Pancreatin Enteric-coated tablet and Zhizhukuanzhong capsule, group B took Zhizhukuanzhong capsule only,and group C took Pancreatin Enteric-coated tablet onl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is 2 weeks, compared the score and improvement of symptom like upper abdominal distention, pain, early satiety, bleching etc and the time that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p&<0.01 or P&<0.05);The symptoms improvement rate in group B and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A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roup A reached 96% after treatment, higher than group B and C significantly (P&<0.05); The disappeared time of symptoms in group B and C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group A. The 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 Conclution: Pancreat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joint operation of Zhizhukuanzhong Capsules has positive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er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is worthwhile for spread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Pancreatin Enteric-coated tablet Zhizhukuanzhong capsule functional dyspesia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发病率约为20%~30%[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FD,尤其是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用胃肠动力药物以刺激和加快胃排空,是治疗FD的重要措施[2]。现使用中成药枳术宽中胶囊(山西双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0003)及助消化药胰酶肠溶片(山东省莱阳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37021291)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门诊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0例,均符合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3],将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5.5)岁;B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1±4.5)岁;A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2±3.5)岁。3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如症状计分)等均相似,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胰酶肠溶片,0.6,tid,餐后整片服用,枳术宽中胶囊,0.86,tid,餐前半小时服用;B组:单口服枳术宽中胶囊,药物规格及服用方法同上;C组:单口服胰酶肠溶片,药物规格及服用方法同上。3组患者均给予2周的疗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宜进食松软易消化食物。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症状进行评分:无该项症状为0分,需提醒才能想起有该项症状为1分,有该项症状但能忍受为2分,有严重该项症状以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者为3分,所有项目积分之和为该患者的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下降&>70%为显效,下降30%~70%为有效,下降&<30%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见:3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C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高于A组,其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2
  
  从表3可见:B、C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转贴于    2.4 药物不良反应 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而且排除可以解释这种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胃肠动力障碍表现为胃排空障碍和胃肌电活动异常[4]。FD是一种常见病,占消化科门诊的52.8%~70%[5-6],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汪鸿志[7]认为,上胃肠道动力低下与胃肠道感觉敏感或痛觉阈值降低两个假说可以很好地阐明FD发病机制。
  西医治疗FD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使用促胃动力药[8],必要时加用抑酸剂、抗焦虑和/或抗抑郁药物[9-10]。这些药物如长期使用,均可能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有可能出现腹泻、皮疹、口干、嗜睡、溢乳等不良反应[11],使一些患者不能坚持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痞”、“痞满病”、“胃痛”、“嘈杂”等病症范畴。其病因病机为七情所伤、肝郁气结、肝胃不和、饮食失节、脾运失健,继而导致脾胃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无以游溢精气,转输精微,脾胃失养,脾气虚弱;胃气不降无以腐熟水谷、纳化运转,胃气上逆则见胃脘胀满,食难早饱、嘈杂、泛酸、嗳气、恶心、纳少等症。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多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致肝气失于条达,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其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12]。在临床见到的症候,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虚实参杂,几种证型混合出现。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原则,灵活变通。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
  FD是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中高位和低位胃肠功能紊乱共同组成的疾病类型[13],过去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在FD的发病机制中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显示,FD患者与正常人在精神心理特征上有明显不同,抑郁和焦虑增加,许多可通过抗抑郁治疗获得满意效果[14]。近来心理因素与FD关系的研究认为,神经质、抑郁和焦虑等都对FD的发病有重要影响[15-17]。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复杂,各器官功能彼此联系,其主要支配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敏感,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是身心相关最敏感的靶器官。心理的紊乱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构成不断的刺激,可能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为中介机制影响胃肠动力,并可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改变[18]。
  枳术宽中胶囊是目前国内首创的纯中药胃肠动力药,是在传统中医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配伍。在胃肠功能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都高于目前被公认为治疗胃肠动力最好的药物西沙必利 ,且无毒副作用。主要含白术(炒)、枳实、柴胡、山楂四味药。临床前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本品能促进正常及阿托品处理小鼠的胃排空;增加大鼠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加快正常及阿托品处理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此外,本品还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胃痞(脾虚气滞),症见呕吐、反胃、纳呆、返酸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者的治疗。胰酶肠溶片是多种酶的混合物,主要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可以帮助消化,改善上腹胀、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临床上选用胰酶肠溶片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更快,疗效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沈志祥,陈喜兰,谭诗云,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6.
[2] 王伟岸,岳恒志. 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1.
[3] Galmiche JP,Clouse RE,Balint A,et a1.Functional esophagea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59.
[4] 郑艳,常方芝,刘飒.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7):685-688.
[5] 陈旻湖,钟碧慧,李初俊,等.广东城镇居民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5):312-314.
[6] 李增烈.消化不良的命名及流行病学[J].临床内科杂志,1994,l1(4):2-3.
[7] 汪鸿志.重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09-510.
[8] 王果,李红艳,伍灵达.莫沙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0-22.
[9] 寇学斌,许春进.帕罗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3):228-229.
[10] 戴富春,胡荣,董同章.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07,2(1):16-17.
[11] 陈元鸿,王婉梅,李红艳.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973-974.
[12] 张黧.耳穴配合中医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3):31.
[1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l-112.
[14] 张开光,胡运彪,王承党,等.阿米替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动的作用[J].胃肠病学,2000,5(1):51-53.
[15] WILHEMSEN I,HANG TT,URSIN H,et al.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factors distinguishing patients with functions dyspepsia from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Dig Dis Sci,1995,40(5):1105-1108.
[16] 覃江,张法灿.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4,10(1):59-60.
[17] 吴正祥,王巧民,张明黎,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67-468.
[18] 黄纯炽,李羽中,王春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346-348.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