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舒适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793 日期:2025-05-22 来源:论文网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主要通过对护理活动的舒适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本文实施舒适护理对TAK术后进行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90例(121膝),男47例,女43例;年龄49~85岁,平均62.7岁;骨性关节炎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其他疾病18例;双膝42膝,单膝79膝。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接受骨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
  2 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主要内容为心理支持、多模式镇痛及主动康复训练等:①心理支持:护士与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及家属人员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宣教,使其明白患者及家属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争取家属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关爱与理解;帮助患者或其家属缓解应激、焦虑情绪和负性心理,提高其对并发症预防的认识程度,强调家属指导和监督患者坚持康复功能训练。②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术前给予阿片类镇痛药口服,患者术后都运用硬膜外镇痛泵,持续运用48h,锻炼后每天2次,冰敷膝关节周围1小时。③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后0~3d),进行深呼吸练习、踝泵、股四头肌及胭绳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主动屈伸膝训练,患肢伸直垫高;第二阶段(术后4~14d),伸展练习、负重站立、重心转移、助行器行走、持续主动运动(CAM)、终末伸膝训练、膝关节伸直位牵伸训练、身体平衡训练、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逐渐过渡到行走及上下楼梯训练。
第三阶段(术后15~60d),加强下蹲及跪位练习、后15°伸直练习,负重、屈伸膝、平衡及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等。
  3 结果
  2组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1]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2周时,HSS评分宣教组63.12±7.58分、对照组62.79±5.9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3.27±10.32与70.41±8.79,(P&<0.05)。
  4 讨论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是一种整体化的护理模式,TAK术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本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训练时疼痛的刺激,对预后的担心,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甚至无助的状态,易产生害怕及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文舒适护理的干预,护士评估疼痛的位置、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以及使疼痛加剧和缓解的因素等,全程给予镇痛药物应用,冷冻疗法可控制皮肤温度在10~15℃,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2],摈弃了传统的CPM被动的非人性化的康复方法,有效缓解了疼痛对患者的刺激,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这种舒适状态能促进躯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Slupik A,Biatoszewski D.Comparative analysis ot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Staffelstein Score and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Knee Score(HSS)for evaluation of early result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Preliminary report[J].Ortop Traumatol Rehabil,2007,9(6):627—635.
[2] 张俊,蒋盎,邵俊杰,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的疗效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0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