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所知健康教育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751 日期:2025-05-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主要疾病之一,治疗效果好坏与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健康教育是医院中推行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满意度的提高主要因素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出血 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消化内科是我科的专科,然而在我科疾病谱中以消化道出血占主要,2008年至2010年我科共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护士认真履行职责,从入院到出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有关消化道出血的卫生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消化道出血的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有关知识等,收效很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4~60岁,病程2~5个月;上消化道出血25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胃癌、肝癌出血5例;其中有15例合并休克,1例因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均临床症状治愈而出院。
  1.2方法
  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内容
  2.1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常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伤、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及全身性疾病等,对知识层次低的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词句给予解释。
  2.2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2.2.1特征性表现 呕血与黑便: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
  2.2.2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如头晕、心悸、恶心等,排便时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2.2.3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
  2.3介绍治疗
  2.3.1急救措施 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讲解穿刺的目的及意义,快速补充血容量(补液、输血)。
  2.3.2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4~8mg+ 100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米替丁、垂体、善宁等的使用,并讲解控制药物速度的好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胃内降温止血法用冷盐水反复洗胃。
  2.3.3介绍手术治疗 经内科积极治疗而不能止血者应尽量考虑手术治疗。
  2.4重点解释
  2.4.1饮食方面 (1)出血活动期禁食。(2)出血停止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黏膜再次出血。    2.4.2活动 (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侧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2)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3)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节。
  2.4.3复查时间及指征 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时随时复查。
  2.5特殊交待
  2.5.1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的刺激,以减少出血,促进止血。
  2.5.2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2.5.3出血应卧床休息,头偏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吸入气道。
  2.5.4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如避免过度疲劳、控制饮食等。
  2.5.5插三腔二囊管的患者应积极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2.5.6出院指导 患者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
  3 结论
  3.1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
  3.2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护患关系的今天,不能保证质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纠纷。护理人员应提高法律意识,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护。
  3.3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总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在消化道出血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指导,而不是局限于入院介绍或介绍出院指导时进行,也就是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参 考 文 献
[1]张培生.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1):221~226.
[2]毕丽华.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5(4):7476.
[3]鸿玉荣,宋葆云.新编临床护理手册[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2,1(1):222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